风骨——新旧时代的政法学人
【3442】风骨——新旧时代的政法学人
(陈夏红著,法律出版社,35.4万字,2016年7月第1版,59元)
△记述了钱端升、吴恩裕、曾炳钧、严景耀、雷洁琼、于振鹏、戴克光、黄觉非、徐敦璋、费青这些民国精英的学术与人生。
〇在整个波诡云谲的20世纪,在数不清的战争与运动中,他们沉浮飘摇,激扬时指点江山,落魄时自我批判。他们的人生,恰如那风中芦苇,虽未对抗,亦不屈服,就他们矢志追求的政法理想而言,恰似那蒹葭与白露的绝唱。
〇为学当如严景耀。1945年12月30日,严景耀、雷洁琼夫妇与马叙伦、周建人、赵朴初等共26人,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正式宣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成立。
〇费氏兄弟姐妹五人:费振东、费达生、费青、费霍、费孝通。江苏吴江人。
〇1952年院系调整中,北大、清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法律系、政治系、社会系等,被剥离出各自的母体,在原北大法学院旧址沙滩红楼成立北京政治学院。
〇在泛政治化的集体主义年代,谁也不可能明哲保身、离群索居,在二十多年的政治运动中岿然不动。在政治运动频仍的年代,没有谁是安全的;在一段幽暗的政法史中,也不大可能有谁是完全清白的。稍有区别的是,在诸多政治事件中,个人性格不同,应对策略不同,结局也不稍有差异、大同小异。
〇真正的法有坚持、有原则、有底线、有风骨。
(2018年3月4日晨1:05阅毕)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①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
-
玉箫声断没流年,满目春愁陇树烟。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
(宋)杨万里 轻烟漠漠雨疏疏, 碧瓦朱甍照水隅①。 幸有园林依燕亭②,不妨蓑笠钓鸳湖③。 渔歌欸乃声高下④,远树溟濛色有无⑤。 徙倚阑干衫袖冷⑥, 令人归兴忆尊鲈⑦。 【题解】 烟雨楼在南湖湖心岛上,
-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
【名句】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注释与译文]肉体虽死精神长存,忠毅的魂魄啊永远都是鬼中的好汉。诗句热烈地赞颂了为国捐躯的烈士英灵不泯,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先秦)屈原《九歌·国殇》
-
名言: 所学即学其所用,所用即用其所学。 句意: 学是为了用, 用则是运用所学的东西。 出处: 清·李塨《平书订》
-
【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与译文]嫩荷叶刚在水面露出一个尖角,就早有蜻蜓站立在上面了。诗人描绘的池上景物清雅可爱,细致入微。读者可从蜻蜓的静态联想到早已飞来的动态,余味无穷。现在引
-
【注释】:这一首《南南词》,是李叔同东京美术学校同学,曾参加春柳社公演《黑奴吁天录》,扮演海雷的黄二难(原名辅周),回国后改名黄二南,回忆一九一二年李叔同发表于《太平洋报》上赠他的歌词。因为歌词全凭记忆诵出,未核对《太平洋报》,内容恐略有出
-
《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