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青海湖》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青海湖》鉴赏

作者: 许桂良

周朗

神话里说,这是仙人遗落在大草原上的一块明镜……

跨马跑过草原,远处,天边的青海湖,湖水高出草地,象一个巨大的宝蓝色的凸镜。

我往天边驰骋,近了,宝蓝的湖,盈盈欲溢的湖水,快要从天边流下来了。

宝蓝的湖,流下来吧!浇灌这万顷草原……

你看那垦荒队员的炊烟,

你听那拖拉机马达的轰鸣,

你看这青青的草原,又翻了一次身,黑色的新垦的土地,在阳光下水气蒸腾……

流下来吧,宝蓝的湖,浇灌这万顷草原,浇灌这草原里的新垦田。

你看,修渠大军红旗千面,银锄万柄,你听呼唤你的歌声响彻云天。

流下来吧,宝蓝的湖,我骑马来到你的身边,就是为你勘测一条流进草原的路线……

青海湖,古称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湖”。在青海省东北部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间,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绕湖一周约360公里。湖面海拔3195米。湖中有海心山、海西山、三块石、沙岛、蛋岛(即鸟岛)等,每年春季有十万多支斑头雁、天鹅、棕头鸥、鸬鹚等来此,使这里成了鸟的世界。

青海湖,迷人的湖,它本身就是一首深邃的诗,不同人去读它,在心灵深处就会发出不同的迥响。

作者没有描绘青海湖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实在境界,而是以审美的目光把它诗化了,升华了:意象,它是仙人遗落的明镜,一个“宝蓝色的凸镜”;时间,多么漫长,它已延伸到远古,流传于神话之中;空间,何其寥廓,它竟与天相接,看似要从天边流溢!这种意境就更加令人迷醉,神思飞扬!青海湖是美丽的、迷人的,但也是遥远的(在天边)、神秘的(仙人所遗),与她相亲,是难的。

作者笔下的人民,英勇、坚毅、睿智、乐观。他们怀着必胜的信心,顽强地奔向目标:天边是好远好远的,但生命的水就在那里,于是,他“往天边驰骋”;他们已经揭开了那蓝湖的面纱,掌握了它那神秘的性格,为它规划了造福人类的“路线”;他们挥汗如雨,在草原上开出了黑色、肥沃的处女地,并且继续进军,万柄银锄挥舞,“歌声响彻云天”!

作者眼中的人与自然(青海湖)的关系是遥远而临近,矛盾而和谐的。青海湖既不是顶礼膜拜的崇高对象,也不是沉溺把玩的优美物事,更不是消融自我、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象一个英俊的王子,骑着白马,奔向她,不卑不亢,与她亲切对话:“流下来吧……灌溉这万顷草原,灌溉这草原里的新垦田”,人间万千众生多么爱你、敬你、需要你啊!你听:他们正在用嘹亮的歌声向你呼唤。这里,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与功利关系多么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它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兴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遐思,也激发人们改造自然以及创造性劳动的实践意志。

猜你喜欢
  • 乐府诗《丽人行》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

  • 最急的设立学校,养育千人之英,万人之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最急的设立学校,养育千人之英,万人之杰。》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党政干部法治教程

    【3058】党政干部法治教程(张恒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3 8万字,2017年2月第2版,58元。)△本书分两个部分15章:一、法治建设要务

  • 1 隐君子和《道德经》

    春秋末年,约当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我国出了个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他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的著作,里面说了许多非常深刻的道理。 春秋及其以后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社会

  • 白居易《镜换杯》全诗赏析

    欲将珠匣青铜镜,换取金尊白玉卮。镜里老来无避处,樽前愁至有消时。茶能散闷为功浅,萱纵忘忧得力迟。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盏便开眉。 作品赏析镜里老来无避处?樽前愁至有销时这两句是说,从镜里看出了我

  •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词原文鉴赏和意境解读

    卜算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 初中古诗词阅读理解技巧(初中古诗阅读理解技巧)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古诗词阅读理解技巧,内容包括初中古诗阅读理解技巧,求中考古诗文阅读与赏析技巧,初中古诗文阅读技巧和方法。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词赏析:缺月挂疏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词作

  • 《留春令·画屏天畔赏析》

    起首三句,想象奇特而瑰丽,落笔颇为不俗:近在咫尺的屏风,在迷离中居然看成像天般遥远。一实一虚,一近一远,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情人远别的怀思。“十洲”,是仙人所居、人迹罕至之地。托名为汉东方朔撰的《十洲记》载,在八方大海中,有祖洲、

  • 《孙禹锡溪上双藤歌(溪在虞山之北,名曰藤溪赏析》

    【原题】:孙禹锡溪上双藤歌(溪在虞山之北,名曰藤溪)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