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法治教程
【3058】党政干部法治教程
(张恒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3.8万字,2017年2月第2版,58元。)
△本书分两个部分15章:一、法治建设要务:①完善立法体制机制;②建设法治政府;③实现司法公正;④加强法治社会建设;⑤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⑥尊重和保障人权。二、部门法学原理:⑦宪法的原理与实用;⑧行政法的原理与实用;⑨刑法的原理与实用;⑩民法的原理与实用;⑪知识产权法的原理与实用;⑫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原理与实用;⑬环境保护法的原理与实用;⑭诉讼法的原理与实用;⑮国际法的原理与实用。
○法治的最初形态出现于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的一系列立法变革中,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法律是1689年权力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
○法治是西方国家在先行进入文明转型的过程中率先发现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国家治理形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坚持中共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
○法治政府应具有依法行政、行政服务、行政公开、诚实信用、法律优先与法律保留、行政程序化、行政赔偿、司法监督等八大理念。
○人无信不立,社会无信则无序。
○人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宪法:促进国家权力有序运作;保障公民权利;协调社会矛盾。原理和原则:社会契约原理;人民主权、人权、法治、权力制约或监督原则。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保护法益、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法律,其内容就是对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与适用。
○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不允许强者欺凌弱者。国家治理的理想境界就是确保各种利益矛盾、冲突都能得到公正的处理。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
(2017年4月20日晨0:20阅毕)
-
此词寓意深邃,构思亦非同寻常,而语言却平淡浅显,清丽自然,如信手拈来,深见功力。
-
原文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宋词典故·火枣交梨 【出典】 南朝梁·陶宏景《真诰》卷二《运象篇第二》紫微王夫人答许长史:“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秽念盈怀,恐此物不肯来也。”又,“玉醴金浆,交生神梨,方
-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2 ,又得钻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西浚者为鱼梁 3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4 、负土而出 5 、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6
-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出处】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意思】汉朝的宫中有谁象娇艳的杨贵 妃呢?大概只有那新妆扮好的美人赵飞燕吧! 借古喻今,以人们早已首 肯的美貌绝伦的赵飞燕喻
-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形
-
【注释】:(院在乌程六都施家桥东北,久废,今为归安前丘吴氏坟墓)
-
国学名句“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出处和解释
【名句】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 语出汉代陆贾《新语·慎微》。对国家建立大功的人,一定要先在小范围内修养自己;使名声流传千古的人,一定先从一些细微的事情做起
-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虞世南(558—638),字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