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要义
【3848】国学要义
(夏海著,中华书局,32万字,2018年1月第1版,69元)
△分上篇:经典;下篇:概念。共18章。
○读老子,思哲学。读论语,思人生。读孟子,思政治。读大学,思修身。读中庸,思心法。学好五本书。
○读懂十个词:道可道,非常道;仁者爱人;不义而富且贵如浮云;礼之用,和为贵;敬鬼神而远之;言而有信;人之行莫大于孝;内尽其心而不欺;出淤泥而不染;人不可以无耻。
○道:玄妙幽探。仁:亲亲为大。义:循理而行,礼:天地之序。智:知者不惑。信:诚实不欺。孝:事亲以敬。忠:尽心竭力。廉:人之高行。耻:羞耻之心。
○台湾诗人余光中:“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
○有人概括儒家之学为“修己安人”之学或“内圣外王”之学。
○学习国学的目的是为了修身、学习文化、学习文史哲。要忧患思国学,路径上要合理规划,方法上要科学把握。
○神龙见首不见尾。
○大学出自礼记第四十二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从最基本的人性自觉入手,最后落实到治国安邦领域,以不长的篇幅将儒家的修身思想系统化。
○王弼强调“以道治国,崇本以息末;以正治国,立辟以攻末”。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以至于有人把孔子思想概括为仁学。克己、复礼、爱人。德治是孔子最基本的政治主张。
○中庸之道,也是中华心法。中庸。
○读老子,可获取智慧灵感;读论语,可以提升道德境界。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要素和单位,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受到的事物的共同点抽象出来加以提炼,就形成了概念。概念与经典是有机整体,概念是经典的细胞,经典是概念的集合。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征。
○人是心灵与肉体共存的统一体,肉体的有限性与心灵的无限性形成了巨大矛盾,人们对肉体必将消失所引发心灵上的焦虑和恐惧,是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精神问题。从根本上说,解决人的心灵与肉体矛盾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宗教,另一个是哲学。
○不惑是志向明确、谨言慎行、察人知人。
○孝之基在养、孝之魂在敬、孝之要在谏、孝之至在终。
○忠是为人之道,忠恕是推己及人之道、忠信是人际关系之道、忠君是为官从政之道。
○廉的前提是修身,廉的本质是无取,廉的基础是俭约,廉的保障是他律。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如果人都是天使,那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间,那就不需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我们都不是天使,必须坚持与清廉为伍,坚决与贪腐抗战。
○耻是人与禽兽的分界线,耻在于人的良心,耻由修身锻造,耻因改过而美好。
-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 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 或铺张。 在诗词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 出不寻常之语。从而引
-
布谷鸟的“咕咕”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晨曦从鸡冠树叶子间撒下来,周围的一切渐渐变得清晰。对面楼房里的二楼和三楼有两
-
我参军所在的部队是山西决死纵队的老底子,于是传下了一种固定的军旅食品——合子饭。合子饭就是杂烩饭,把面片、白菜、土豆煮成一锅,再放
-
美女篇曹植【原文】美女妖且闲[1],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2]。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3]。明珠交
-
此首所咏是为秋初之柳。上片写弱柳初秋,一派凄切悲凉之景。下片借柳托恨,无限楼空人去,孤苦无依之感。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
韩愈 吾少时读《醉乡记》,犹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 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氏子,操瓢与箪;
-
[上]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
【题 解】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
-
作者: 廉正祥 【原文】: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弥漫着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