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
【题 解】
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于是“杞人”成了蠢人的代言人;“杞人忧天”也成了人们的笑资。选自列子·天瑞。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则寓言三言两语叙说了“杞人忧天”而最终被开解的故事。全文侧重对人物进行神态及对话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忧天地崩坠者”及“往晓之者”。
其中,“忧天地崩坠者” 从开始因忧天而“废寝食者”到最后的身心放松,“舍然大喜”,充分表现了“往晓之者”热心帮助的功效。虽然这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却是值得我们称赞的。而他在宽解了别人后“亦舍然大喜”的形象又是多么的可爱!
在记录此事之后,列子还说:“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在他看来,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意义,根本不需要费脑筋。这种理解倒显消极了。
其实,想要了解自己所身处的宇宙,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这是人类在获得自我意识之后必然产生的心理需要。在这种心理需要的驱使下,人们会把眼光投向令人类觉得敬畏的星空,并提出一些对宇宙的猜想,这就是最原始的宇宙观,每一个原始民族都有自己的宇宙观。这些宇宙观在我们今天看来也许是荒诞的神话,但却是先民对宇宙的最早的思索。
当然,“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要胸怀大志,开阔心境,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这应该是学完本文后得出的共识。
-
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 分明归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意
-
【4093】舆论(〔美〕沃尔特·李普曼著,常江、肖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9 3万字,2018年4月第1版,66元)△共8个部分:[1]导论;[2]通向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 【译注】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全诗】 行路难 其一 [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常苦古人远,今见斯人古。澹泊遗声华,周旋必邹鲁。故交在梁宋,游方出庭户。匹马鸣朔风,一身济河浒。辛勤采兰咏,款曲翰林主。岁月催别离,庭闱远风土。寥寥寒烟静,莽莽夕阴吐。明发不在兹,青天眇难睹。
-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罢执霓旌上醮坛,慢妆娇树水晶盘。 更深欲诉蛾眉敛,衣薄临醒玉艳寒。 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 虽然同是将军客,不敢公然子细看。 唐代士子在进身的道路上,常常需要达官显宦的荐举和汲引。在这种风气
-
民意和士气(一)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民众对于政府和政府官员,总是会有意见的,或好或坏,这便是民意。读书人对于当局和当轴者,也总是会有
-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出自哪里,什么
交友类名言赏析《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明·袁宏道吼山石壁,悉由斧凿成2,峭削百余仞3,乍见亦可观。山下石骨为匠者搜去,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