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岭:美国民权运动的奋起与挣扎
【3866】分水岭:美国民权运动的奋起与挣扎
(〔美〕泰勒•布兰奇著,谭颖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00万字,2016年11月第1版,128元)
△共23章。这本书是有关马丁•路德•金及其领导的美国民权运动最权威的著作之一。记者出身的作者在广泛搜集原始档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访了百余人,获取了大量的材料,全面、详细、栩栩如生地记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这段时期,金及其伙伴从美国南方发起民权运动,并逐渐发展到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全过程。这本书不仅讲述了美国民权运动的过程,而且通过大量细节展现了一个让美国人阵痛,并以总统被刺杀为谢幕的混乱时代。
○作者的现实关怀、学术训练、讲故事的手法、生动的文采紧密结合在一起,成就了这本书,很少有人能四者都兼备。
○金像摩西那样的先知一样,跨越了被种族分隔的大地。最后他变成一根火柱,照耀着后人继续前行。
○布兰奇所描述的这个时代,彻底改变了美国。
○布兰奇的描述,非凡细致,人们可以看到马丁•路德•金最复杂、最理智的一面,以及金牧师时代前的美国。
-
在白石词中,对梅花的描写总是与其对合肥情人的追忆联系在一起的,这成为白石心中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因此,睹梅怀人成为白石词中常见的主题。 这首《江梅引》正是如此。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之冬,姜白石住在无锡梁溪张鉴的庄园里,正值园中腊梅绽
-
来信 鲁迅先生: 在《新闻报》的《学海》栏内,读到你底一篇《文学和政治的歧途》的讲演,解释文学者和政治者之背离不合,其原因在政治者以得到目前的安宁为满足,这满足,在感觉锐敏的文学者看去,一样是胡涂不彻
-
博马舍原名彼埃尔-奥古斯旦·加隆(1732—1799),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戏剧家。出生于钟表匠家庭。经历复杂,当过王室的钟表师、路易十五的秘书
-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幔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飘风忽截
-
春阴欲落雪,野气方升云。我游清颍尾,想见翠被君。古来聚散地,与子复言分。倦游安税驾,瘦田失归耘。独宿古寺中,荒鸡乱鸣群。送子以晓角,幽幽醒时闻。
-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作品赏析原题: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
-
师徒远涉,道里甚艰,自及褒、斜,幸皆无恙,使还,驰此,不复具。 [2] (《诸葛亮集》、《太平御览》、《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校注 [1]《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文的题目为《远涉帖》。帖:一种文告
-
善因虽微,获果甚大。如小爝 ① 火能烧大山,一善能破大恶,亦如少灯能破多暗,轻日能消重露 ② ,小子 ③ 能生大树。世事尚然,何况善力也?(《法苑珠林》) 注释 ①爝(音“爵”):小火把。②露:露水。
-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翠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这首小诗写的是诗人在暮春时节重返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前二句:“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谷口”点故山草堂,钱起另有《
-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出处】唐杜牧《 春晓 》 【意思1】春天夜里,好睡得很,直到黎明时刻,仍在床上迷糊地睡着,丝毫不觉得外面已是天光明亮了,此时只听见户外处处是小鸟的叫声;便想起昨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