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边事》名言名句解读
涤尽渣滓,斩绝萌芽⊙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注释】
自高:抬高自己。要名结好:求名声,结交人。植节:培养节操。
【译文】
做善事时,希望以此抬高自己从而胜过他人;施恩惠时,希望借此博得名声并结交一些人;修业时,希望能有朝一日惊世骇俗;培养节操时,希望能够标新立异:这些都是善念中的戈矛,是追寻真理道路上的荆棘,都是无心夹带的,因此也是最难拔除的。只有将这些彻底除去,才能显现为善、施恩、修业、植节的真义。
【道理】
为善、施恩、修业、植节,如果下决心去做,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拥有一颗平常心。
功勋边事
唐代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禅师叫洞山和尚,他曾经与一名慕名前来寻访的僧人有一段关于布施的精彩对话。
僧人问洞山:“有人说,以斋饭布施众多修成正果的佛、菩萨、阿罗汉的功德,不如以斋饭布施一名没有修为、没有开悟的普通人的功德高。这是为什么呢?难道那些修成正果、开悟得道的佛、菩萨、阿罗汉有什么过错么?”洞山回答:“佛、菩萨、阿罗汉当然没有什么过错,只是因为给他们布施斋饭往往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僧人又问:“那怎样布施才不算是锦上添花的事呢?”洞山回答:“在不知道这样做会对自己有何好处的情况下做的布施就不算。”
清·徐扬仿贯休画罗汉
也就是说,在洞山的眼里,只有不带着任何功利目的的单纯善举才算得上真正的功德之举;反之,则只能算是功利之举而已。
-
注解:《芳华》小说讲述了世纪年代,一群从大江南北招募而来进入部队文工团的少男少女所经历的残酷的青春、隐忍的爱情和坎坷的人生。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后来李白
-
这首《水龙吟》词是曹贞吉任礼部郎中时,某次送客经过慈仁寺,追怀旧时一段艳事,因而有感而作。慈仁寺,又名报国寺,在北京西南广安门内。
-
黯然何所为,相对但悲酸。季弟念离别,贤兄救急难。河流冰处尽,海路雪中寒。尚有南飞雁,知君不忍看。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蹇第三十九 【题解】 蹇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艮,艮为山。山上有水,山石嶙峋,水流曲折。山高水
-
三衢道中曾幾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幾(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祖籍赣州(今
-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
-
《茅盾林家铺子》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茅盾 一 林小姐这天从学校回来就撅起着小嘴唇。她掼下了书包,并不照例到镜台前梳头发搽粉,却倒在床上看着帐顶出神。小花噗的也跳上床来,挨着林小姐的腰部摩
-
【原题】:四月昌州奏圣祖殿下生芝草一本四茎及面有红光如悦怿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