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宣言
【3445】历史学宣言
(〔美〕乔·吉尔迪,〔英〕大卫·阿米蒂奇著,孙岳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5.7万字,2017年3月第1版,42元)
△导论:人文学科的篝火;1-4章:[1]后顾前瞻:长时段的兴起;[2]有一阵子,长时段消退了;[3]长短论衡: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迁、公共治理和社会不平等问题;[4]大问题、大数据。结论:史学的大众前景。
〇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解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解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对“人文”的关注和反思,无论中外和古今,是人类文明史上“永恒”的话题。
〇“心理东西本自同,文明新旧总相宜”。
〇通观全书,其核心思想是批评当前史学界的短视与碎片化倾向,呼唤长时段历史的回归、号召历史学家在政治决策与公共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〇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史家的最高境界。
〇短期思维本没有什么问题,但短期主义一旦成为危机中的主导思维模式,问题就出现了。有回归长期思维、回归长时段的必要。
〇命运与自由意志、反事实思维、乌托邦思想。
〇自古凡事皆有多因,因此,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也不止一条。
〇历史视野愈开阔,便愈能得见更为清晰的发展前景。
〇学会历史思维——当然是那种长时段的历史思维——我们就能更好地做出决断:哪些制度必须要埋葬,而哪些制度则必须继续奉行。
〇未来的大学不只需要更多、更精确的数据,还需要能够裁断数据的专才。大学是培养融通古今、胸怀未来的专业人才的场所。
〇历史研究的层次取决于所要回答的问题。
(2018年3月5日晚阅毕)
-
南国风波远,东门冠盖回。多情是明月,相逐过江来。
-
宛丘 作者: 尧文淑贞 【本书体例】
-
根据可可诗词网的译文,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以华丽的辞藻表达了思乡之情。在月光下独自饮酒的他,怀念着亲人和故乡的景色。通过景色的描述,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这首诗以华丽动人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充满了浓厚的乡愁之情。
-
中国西藏诗歌 西藏诗歌是中国诗歌的一支,本条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处】唐杜甫《春望》。 【译注1】感伤时事,看到花开时泪水 溅到花上;怨恨离别,听到鸟叫也使我 心惊不安。感时花溅泪:这两句有人认 为是拟人写法,即花儿伤时,洒下眼
-
我怀疑,这么多天我是否醒过,那令人长迷长痴长醉的雾啊,用它的湿润、微绿、灵动的颗粒拂滚着我的心弦,从没有停止战栗。这是梦中的震颤,
-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
《程端礼·苦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余与汪务能
-
【原题】:席上分韵送天觉使河东以登山临水送将归为韵分得临字
-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海雁时独飞,永然沧州意。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缑峰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