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端礼·苦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程端礼·苦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余与汪务能读书建德学①,余以朱子“小人惟思甜者,君子惟思苦者”之语书于壁以自警。务能临别,请归以苦名其读书之斋,而余为之铭,以发其义。铭曰:嗟世之人,匪甜无慕②,匪苦无恶。君子反是,岂曰异趣?苦外无甜,孰谓之苦?其甜实苦,甜将焉取?荼甘如荠,义陈于诗③。苓名大苦④,医师所知。岂惟在口,耳目四肢。诱我皆甜,其机甚微⑤。克复之功⑥,在审于斯⑦。菜根是甘,百事可为⑧。我约我乐⑨,不我淫移⑩。嗜饴如儿(11),近忧弗思(12)。名坏行隳(13),时去志违。枯落徒悲,小人之归。商苦于行,千金在箱。农苦于耕,秋谷乃登。士苦于学,拂乱困横(14),动心忍性(15),不能乃能(16)。仁熟义精,学道大成。汪氏子增(17),斋以“苦”名。我辅其志,用揭兹铭。【注释】①建德:县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部。②匪:通“非”。③荼(tu):苦菜。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④苓:植物名。苓,通“蘦”。又名大苦。郭璞和颜师古注都说是甘草,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六药议说是黄药,因味苦而得名,不是甘草。李时珍说沈括的意见为对。⑤机: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⑥克复:克己复礼。谓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古语,见左传·昭公十二年。⑦审:慎。斯:此。⑧宋朝人有言:咬定菜根,则百事可为。⑨约:节俭,引申为贫困。⑩淫:惑乱。移:改变。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1)饴(yi):糖膏。(12)弗:不。(13)隳(hui):毁坏。(14)拂乱:违逆扰乱。(15)动心忍性:触动心思,使性格坚强。(16)不能乃能:意谓增加了能力。以上几句话的意思,都出于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7)汪氏子增:即汪务能,增应是他的名,务能是他的字。【译文】我和汪务能同在建德学校读书,我用朱熹“小人惟思甜者,君子惟思苦者”的话写在墙壁上以自警。汪务能临别时,要回去把他的书斋命名为苦斋,而我为他写铭,来阐发它的含义。铭说:叹息世上的人,都喜爱甜的,讨厌苦的。君子与此相反,难道说是大异其趣?苦外无甜,谁说它苦?那甜实际上是苦的,在哪里得到甜?苦菜甜得像荠菜,这个意义在诗经里面有。苓的名字叫大苦,医生是知道的。不但口苦,耳、目、四肢都苦。引诱我的都是甜的,它的迹象很微小。克己复礼的功夫,就在于慎重地对待它。菜根是甜的,咬定菜根,什么事都可做。我虽然贫困,我很快乐,不使我富贵而淫,贫贱而移。喜欢糖膏像小孩一样,近处的忧患也不思考,就会名声损坏,品行堕落,时光流逝,志向没达到。到了老的时候才悲伤,那是小人的结局。商人辛苦地行走,箱里有千金。农民辛苦地耕作,才能五谷丰登。士人辛苦地学习,经历挫折,触动心思,使性格坚强,使原来没有的能力增长出来。对于仁和义达到精通的程度,学道大有成就。汪家的儿子汪增,书斋用“苦”来命名。我辅助他的志向,因此写了这篇铭。
-
古文观止·柳宗元·箕子碑① 凡大人之道有三②
-
无论如何,我得感谢粗粮。在我的骨子里,流淌着父母的基因和骨血,吃着母亲并不丰盈的乳汁,跟同龄的孩子一样,吃着粗粮长大。没有这牌子那
-
《先秦散文·礼记·曾子易箦》原文鉴赏 曾子寝
-
王安石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
-
春暮游小园王淇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王淇,生卒年不详,字菉漪,宋人,与谢枋得有交,谢尝
-
云间朱袖拂云和,知是长松挂发萝。髻重不嫌黄菊满,手香新喜绿橙搓。墨翻衫袖吾方醉,纸落云烟子患多。只有黄鸡与白日,玲珑应识使君歌。
-
●采桑子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扰。 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采桑子
-
唐初,关中天兴县三畴原(今陕西宝鸡石鼓原)发现了10只略似鼓形而顶微圆的刻石,因称之为“石鼓”。10只鼓大小不一,高度、直径二尺上下。每鼓刻诗一首,所咏为渔猎征旅之事,故亦称其为“猎碣”。 石鼓被发现
-
《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唐·白居易 《寄唐生》,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
【名句】君子行德以全其身,小人行贪以亡其身 语出汉代刘向《说苑·谈丛》。君子体行道德从而保全了自身,小人肆行贪婪从而丧亡了自身。说明为人处世应当重视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不能贪恋财物。全: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