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3245】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3万字,1986年9月第1版,2017年3月第21次印刷,28元)
△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读马列著作;从实践论谈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关于毛泽东读哲学书的几封信;对几本哲学书籍的批注;毛泽东与自然科学;毛泽东与逻辑学;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读鲁迅著作;记毛泽东读中国文史书;“红学”一家言;毛泽东读报章杂志;忆毛泽东学英语;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
○毛泽东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必先做两方面的调查。一是向人做调查,询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现实情况;二是向书本做调查,了解当地的历史情况、地理沿革、文物掌故、风土人情以及古人写的有关当地的诗文。
○说毛泽东博览群书,并非他涉猎了一切方面的书籍。例如,外国文学作品,除了茶花女、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少数的名著外,他读得很少;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也读得很少;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特别是国外有关社会化大生产管理方面的书读得更少。这一情况,不能不使他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局限,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在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作序的事,不拟应命,可获谅解否?”(毛泽东给周谷城的一封信)。
○鲁迅在他三十多年的创作行程中,先后写了六百多篇约一百三十五万字的杂文,出版了十六本杂文集。
○毛泽东读古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阅读和解释中国古书的内容,叫“古籍新解”;二是汲取古书中的精华,有的还赋予新的含义,为现实斗争服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古为今用”。
○“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这是从延安时期流传下来的毛泽东的一句名言。
○毛泽东说:“要让学习占领工作以外的时间”。这里的学习固然是指读书,但也包含积极休息的意思。
○读无字书,即向社会学习,向实际学习,向群众学习。
(2017年10月17日晚上10:55阅毕)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一个美好的春夜。深邃的天空,星光眨动,银河浩渺;和煦的微风轻轻地
-
天下是大众的。意为不把君位当作一家的私有物。也指天下处处可以为家。人们可以抱着主人翁的态度,把天下当作自己的家。语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后多以“天下为公”为一
-
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则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
-
一译《加数器》、《加数机器》。美国表现主义*戏剧家爱尔默·赖斯*的剧作。是他的代表作。写于1923年。 剧本的主角是零先生。这个名字不但
-
[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
-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
-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萦风酒旆挂朱阁,半醉游人闻弄笙。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觯老闲腰下
-
【4877】党员干部语言能力12讲(夏树著,中国工人出版社,16万字,2020年5月第1版,49元)△12讲:①善于跟群众说话,对于党员干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