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王国维《人间词话·道法缘自然》经典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国维《人间词话·道法缘自然》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道法缘自然经典解读

道法缘自然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国破山河的李煜身为赵光义虏臣的昔日君王的哀愁。只要轻吟此句,便是无限的哀愁抽心而来,恰若滚滚春水,蜿蜒不绝,磅礴浓烈。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是小周后见到李煜后情窦初开,晚上悄悄地跑出来和他幽会,因为害怕走路弄出声响被人发现,于是手提着鞋子,光着脚丫,奔向约会地点,突然四周出现了一点动静,不由得惊吓了她。这般小女子在情爱中的天真娇态叫李煜见了不由得心中更生怜惜。每每读到这首菩萨蛮的时候总是被小周后的娇嗔之态所打动,要是自己是男子的话,也会无限爱怜这位女子的吧。这首词很多人喜欢,因为词中真实准确地传达出了一位女子年轻娇羞的爱情,尽管这个时候小周后和李煜的约会是在大周后病重的时候,小周后乃是大周后的妹妹,当时得宠的是大周后,偏巧大周后病重,小周后入宫照料陪伴,与李煜产生情愫。按照常理来说,此时的小周后和李煜偷情,是有点不近人情的,但是很多人在读这首词的时候就将其大周后病重的背景忽略了。可见准确传达出的人性之美是能够对读者起着引导作用的,精确精美的作品能够引导读者感受人间的至情至性。

因此作品中最自然的情感便是最真实的情感。这样的自然发自内心的情感不需要强势的诉说。它不同于偶像剧和琼瑶剧,它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表达,一个姿势,一个眼神,眼角眉梢间别样的韵味显露于其中,就犹如真实的自然地活以及表演般地活。这样的活又犹如女子的悲伤,有的悲伤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有的悲伤只是一弯微笑,一滴眼泪。如果细细体会,便会发现其真诚往往是不需要夸张的。这道理就是王国维的“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不管是写实家还是理想家,这些东西都是从自然真实的生活中得到的。

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一些规律,往往限制着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创作。所以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将这些限制、阻碍创作的地方忽略,将素材按照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集中来组织,剔除掉生活中粗糙的地方,这样方称其为文艺作品。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虽说你写的是生活,但是由于你在收集编排素材的时候,按照你所想表达的意愿去粗存精,这就说明了你所创造的东西,更多地赋予了你自身的情感,所以王国维说即使是写实家,表达的还是理想的东西。但是后面的东西又有意思了,“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创作者尽管想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理想的东西,但是为求自己的情感真实感人,受到大众的认可,又必须从自然中求取真实素材,在之后的写作和组织中也是要按照自然生活的规律去编写创作的,所以即便是理想家,也是一个写实家。这真可谓是红楼梦中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此节开头所举后主李煜词中的例子,正是想诠释出王国维先生的意思。真诚的情感会穿过重重岁月,在你真正懂得的时候抚慰你的心,引起你的共鸣;而那些虚张声势的表演,为吸引眼球、追求流行的偶像剧和情感剧,干瘪的表白,尽管是声泪俱下,但是做作得叫人不自在。在每一次我看琼瑶的电视剧,禁不住全身发冷,这些矫揉造作的作品,犹如餐巾纸,一页撕去后便再也不会翻回来。人的真实情感是任何作品的灵魂,文字色彩只是外在的框架,无论你想表达什么,我们都需要从中看到一颗真诚地描绘自然的心。

猜你喜欢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名言: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句意: 祖宗开拓的疆土, 要以生命来守护它, 不可以给人一尺一寸。 出处: 宋·李纲语,元·脱脱等《宋史·李纲传上》

  • 古代名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注释与译文

    【名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注释与译文]子,你。系,是。“子”与“系”合起来是繁体的“孙”字,隐指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中山是地名,中山狼忘恩负义,要吃曾救过它的东郭先生,这一寓言见于明代

  • 精品唐诗之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贺《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

  • 寻根的散文

    二零零三年的金秋十月,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地处东北的辽宁省义县留龙沟乡下高家沟村迎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此人四十开外,身高超过一米八,体态丰满。他身背着简单的行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他走在山路上,两只眼睛不住的欣赏着田野上的丰收景象。 当他走

  • 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

    名言: 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 句意: 执行惩罚, 要对轻罪以重罚, 这样即使轻罪也不会产生, 重罪自然也不会跟着出现, 这就叫治理达到其治理的目的。 出处: 《

  • 四至六年级的古诗词和日积月累整理(四到六年级的古诗包括日积月累)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至六年级的古诗词和日积月累整理,内容包括四到六年级的古诗包括日积月累,一至六年级的古诗和日积月累,急求四五六年级日积月累,古诗词背诵。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百中。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

  • 《静夜思赏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

  • 名诗《过华清宫(其一)》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过华清宫(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① ,山顶千门次第开 ②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 ①绣成堆: 一说指长安城花团锦簇的繁华景象,一说指骊山左右侧的绣岭。按诗境当以前说为

  • 李白《清平调》诗歌鉴赏: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出自李白的《清平调》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云想衣裳

  •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名于礼义。

    名言: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名于礼义。 注释: 莫: 没有什么。于: 比。 句意: 以日月之于天, 水火之于地, 珠玉之于物, 来比喻说明人的各种法则、规范中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