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慧能的妙偈》名言名句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慧能的妙偈》名言名句解读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注释】

锷:刀剑的刃。

【译文】

用彩色的笔在空气中描摹,笔上的颜色不会脱落,而空气也不会被染色;用锋利的刀在水中切割,刀刃不会受损,而水也不会留痕。如果能体悟这意境,并以这种空灵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就不会有任何不好的情绪和状态,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

【道理】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慧能的妙偈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在年事已高的时候,打算在弟子中挑选一位传承自己的衣钵。为了找到合适的继承人,他决定考察弟子们的悟性和修为。于是弘忍让大家作偈子(含佛家义理的诗词)来阐述自己对佛法的看法。弘忍的大弟子神秀在墙上题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大家都觉得这段偈子非常有禅意,便广为传诵。但这首偈子并没有得到弘忍的认可。当时在伙房里舂米的慧能听到后,就口诵一偈。由于慧能不识字,于是他就请一个会写字的小和尚帮忙写在了神秀的偈子旁边。偈子这样写道:“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内心如果本来是空的,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都不会留有痕迹。这首偈子得到了弘忍的认可,他决定将衣钵传授给慧能。

宋·梁楷六祖斫(zhuó)竹图

猜你喜欢
  • 钟叔河《内丹还是普洱茶》随笔

    内丹还是普洱茶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上海《文汇读书周报》上,登了我题为《辞年》的一则小文,里面说:五年前离休,谢绝了要我在原单

  • 骆宾王《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全诗赏析

    酌桂陶芳夜,披薜啸幽人。雅琴驯鲁雉,清歌落范尘。宿云低迥盖,残月上虚轮。幸此承恩洽,聊当故乡春。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名言: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句意: 祖宗开拓的疆土, 要以生命来守护它, 不可以给人一尺一寸。 出处: 宋·李纲语,元·脱脱等《宋史·李纲传上》

  •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道冲》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翻译与解读 道冲

  • 宫泉激《过年》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旅程,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得多远,都需要时不时地回头看看走过的路,那走过的路上所经

  • 《不见赏析》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像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

  • 欧阳修《寄题刘著作羲叟家园效圣俞体》全诗鉴赏

    嘉子治新园,乃在太行谷。山高地苦寒,当树所宜木。群花媚春阳,开落一何速。凛凛心节奇,惟应松与竹。毋栽当暑槿,宁种深秋菊。菊死抱枯枝,槿艳随昏旭。黄杨虽可爱,南土气常燠。未知经雪霜,果自保其绿。颜色苟不

  •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赏析》

    作者家世巨富,而天生情种。但这首词中流露出来的愁绪,并非如晏殊《珠玉词》一般的闲愁、轻愁,而是沉挚的深愁。这是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唯有真正热爱生命,真正认真生活的人,才会感觉到如此深重的愁情。他们太依恋春天的美好,也太担心春天的逝去,所

  • 《杕杜》情诗三百首赏析

    杕杜 作者: 张兴武 【本书体例】

  • 塞儿令·楚汉遗事·马谦斋

    塞儿令·楚汉遗事 马谦斋 楚霸王。汉高皇。 龙争虎斗几战常。争弱争强。 天丧天亡。成败岂寻常。 一个福相催先到咸阳。 一个命将衰自刎乌江。 江山空寂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