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余音
春雪余音
听着走在路上咯吱咯吱的踏雪声,心情特别平静、嫣然。三月情浓,一帘幽梦,两句心语承载着绿色的梦,白色的纯情于岁月中,眉尖有一抹柔情肆意飞扬。
春天来了,春天应该是姹紫嫣红,碧柳垂丝,清风拂面的。可绿色的嫣然,在北方却是遥遥地在与夏天相交的时候才能眷顾。因此,雪花是春天这个季节最好的礼物,是最轻柔绚丽的花朵。
三月里又下雪了,大片大片的雪花孕育着神采,浮空而来。每一朵雪花都是晶莹剔透的雪精灵。雪精灵展开她们晶莹的羽翼展翅飞翔,像一只只美丽的玉蝴蝶翩翩起舞,大朵大朵的雪花踏着冬的余音在春的怀抱里。雪精灵披着无瑕的银装素甲,把天空、大地、城市洗涤得洁白通透,银辉耀眼。每到这个时候总会想起韩愈的诗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于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穿过人群,再一次去寻觅雪国神话,寻找快乐和静谧!
随着雪花的飘落,漫步在江堤,眼里心里无处不在的动感灵魂,定格每一处洁雅静美。我在雪里穿梭选景,走走停停,一步一景皆天然,几番思几番想,几曲几折飞雪缘。看来人们在下雪的时候是很少散步的,一路上没见一个人影,这城市貌似除了雪花和我以外,都静止了,只有我一个人陪着雪花舞蹈,只有我一个人与雪花亲密接触。
在三月里,茫茫天地间一色白皑皑,飞珠溅玉,万种风情。其实这样的感觉是何其幸福和难得啊!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一个人独处,沉静之中,参悟人生。妙就妙在流动的雪花里有我舒展情趣的极致,有我镜头下天然的雪玲珑。在大自然中体会本真性情,吸取天地之灵气,舒展心扉,放飞灵魂贴近大地,不经意间全身都被雪花拥抱着,没有一丝凉意,内心里只有神奇和甜美的惊喜。
三月,在这下雪的日子里,还有谁能如此春心荡漾,与雪花不离不弃;还有谁能如我这般安静地陪同云天,聆听漫天雪花的低唱浅吟。此时的雪花温温柔柔,潇潇洒洒,时而幽婉中如天女散花;时而散漫如烟,不急不躁,不舒不缓,氤氲似雾,漫天飞舞,忽而上下,忽而左右。难道雪花也醉了?难道她因为不舍离开,才整日哭泣?还是雪花在春天里,拼着最后的气力用优美的舞姿维系这短暂的生命?
三月里的春雪旋转着舞姿如梦如幻,让人如痴如醉。在空无人迹的雪野里有一个蓝色身影,就像一个追着雪花的使者,在这雪花纷飞的情境中,用“咔嚓、咔嚓”的快门声,留下了三月里雪花最后的纯情、痴情、恋情、多情。雪花,她浇灌着大地,滋润良田;雪花,她覆盖了村庄,向人们告别、祝福;雪花,她爬上了树,爬上了屋顶,爬上了人们的心头。她不为装点,只为净化空气,净化万物的灵魂。自从邂逅了雪花,便爱上了她。在北方的一个边境,如果没有雪的冬天,那将不是冬天,在没有雪花的春天,那也不是春天,因此我抓住这春雪轻盈妩媚的身影,与她一起沉醉,一起高歌,一起跳着醉人的探戈……
三月里春雪纷纷,诗云“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看着春雪风情万种,想着词云:“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三月里我和“棉絮”一起飞,在这银色的世界,冰清玉洁的童话王国里,目光穿透远方,感受着几分神秘和惊喜,享受着几分静谧和安逸。
三月里春雪依依,我感慨春日风情谁解?于是我唱春雪歌咏之。春雪入画诗风起,空蒙野外漫轻寒。虬枝素剪虬枝绕,万里轻琼万里烟。欲将琼瑶涂玉璧,应截迤逦过山川。谁惜摄影拍片苦,碎浪浮尘采絮团。多少诗心与雪伴,晶莹缥缈媚如仙。含珠润玉松江冷,飘洒春冬影不单。一梦侠骨柔情缀,嫣然散尽换新颜。轻灵若逸冰清秀,飞絮余音韵夜阑。溅玉银珠歌半曲,春吟好雪送平安。
-
羊肉汤郗山村干部到韩镇开会,出发费一块钱。火车票来回三毛,剩下的四毛,拿到戏院门西的羊肉汤馆喝三毛钱一碗的羊肉汤,加三碗汤水,泡几
-
[上] 子墨子言曰: 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
-
别肠车轮转,一日一万周。--孟郊离思春冰泮,烂漫不可收。--韩愈驰光忽以迫,飞辔谁能留。--孟郊取之讵灼灼,此去信悠悠。--李翱楚客宿江上,夜魂栖浪头。晓日生远岸,水芳缀孤舟。--孟郊村饮泊好木,野蔬
-
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也。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
-
《海棠·玉楼春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王诜锦城春
-
琐记衍太太现在是早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轻,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
-
这首词上片写“客思”。 词人善于以景写情,将情语与景语相勾连。“灯火雨中船”一句先带进词人身处的独特环境中:雨中灯火明灭的小船里,坐着因客居他乡而思绪万千的主人公;船外岸上,那春草掩映着的离亭,由于雨丝的笼罩,仿佛是处在了一重秋烟里
-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
作者: 于佩君杜文芳 【原诗】:应怜屐齿印苍苔(2),
-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