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贾老太太也是大姑娘变的》人物品评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贾老太太也是大姑娘变的》人物品评

贾老太太,就是红楼梦中的贾母。

别看贾老太太岁数大了,可老太太不糊涂啊。用现在的话讲,这老太太都成精了。老人们常说,不怕狐狸,就怕狐狸精,更怕老狐狸精。这话指人生经验的刚性。老奸巨猾,先是有一个“老”字在前边,没听说过有“小”奸巨猾的。你说你五岁就开始“奸猾”,而且“巨猾”,那是吹牛皮。你能奸猾到哪儿去?你还尿炕呢!

“文革”的时候,有人说贾母像黄世仁他妈,这样说有点儿勉强。通观全书,没见贾母做过什么缺德的事儿,也没见贾老太太拿针扎过白毛女或者黑毛女。也有人讲,老太太不应该做主把贾宝玉和薛宝钗硬栓在了一起。这顶多算是老人给年轻人包办婚姻,跟黄世仁他妈也挨不上呀,薛宝钗也不是喜儿啊。这事儿看怎么讲,要谈歌说,老太太做得对啊。自己孙子什么样儿,老太太自己清楚。老太太如果不着急、不上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贾宝玉爱怎么着就怎么着,由着贾宝玉的性子撒着欢儿闹腾,上房揭瓦也不管,那她就不是荣国府的贾老太太了。那是荣国府对门儿卖豆腐脑儿的李老太太。

曾经有些大学问家写批判文章,论证贾母是封建主义的总代表,说她不想退出历史舞台。封建主义的总代表?这题目太大,应该属于无产阶级斗争学说的范畴,谈歌不议论。说贾母不想退出历史舞台,这事儿得说说。其实,细想想,无论是贾母、张母、李母或者王母娘娘,不想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有操心的事儿。天底下没有谁吃饱了撑的想多操心,凡操心者必有操心的事,贾母有贾母的难处。凭什么让老太太早点儿退出历史舞台,莫非天底下的老太太都那么讨人厌?小孩子们是不是想提前接班?想疯了,恨不得把老一号的都掐死?

说到贾母,得先说说贾政。贾母这个儿子,是挺不容易的一个爷们儿,掌管着祖上留下的这点儿产业,得看住了啊!甭说发扬光大了,当好一只看家狗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他这一大家子,着实不让他省心啊。就贾宝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还不好好念书,整天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整个就是一个纨绔子弟。贾政能不急眼吗?贾政急眼,贾母能不跟着儿子一块儿急眼吗?贾母掌管着荣国府的大小事务,实际上是替儿子操心。再说,贾政的个人能力低了点儿,通观全书,也没见着贾政有什么治家的真本事。书上的谈歌记不清了,看过越剧,记得好像贾政给贾宝玉动过家法,也就是拿板子打屁股,打得不轻。好像就这一次,别的像罚站啦、跪洗衣板啦、不让吃饭啦,等等,贾政好像没有用过。看书看到这里,我们都能体谅贾母对贾宝玉的关心爱惜之情是有来头的,至少是替儿子管理孙子。做家长的,谁不是望子成龙呢?书里写贾政的笔墨并不是很多,似乎他在外边的工作忙得很,不大着家。猫不在,耗子们当然就要成精了。大观园里的少男少女们便是由着性子闹,贾母不管理行吗?养儿不教是为驴,养女不教是为猪。这是老理儿,是讲当家长的责任,贾老太太是替儿子贾政管着呢。书读到这些地方,总是隐隐约约地替贾母担心,万一老太太一时糊涂了,年轻人一天到晚除了说笑嬉闹,从不干正事儿,她还一点儿不觉察。如果一时更糊涂了,她也老不正经起来,跟着这帮年轻人在大观园里一起疯玩疯闹,那荣国府可就真乱套了。

可是,我们读着读着就不担心了,贾母一点儿也不糊涂。贾母什么人啊?老狐狸精,你一撅尾巴,她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她能不知道贾宝玉是个败家的孩子吗?她能不知道林黛玉是个不靠谱的孩子吗?果断地拆散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婚事,是贾母多年治家经验的体现。在这个问题上,读者绝不能按照同情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思路去想,得按照中国家庭的惯例去分析。

一开始,贾母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太太知道,年轻人爱玩嘛,玩玩,行!让贾宝玉跟林黛玉结婚,老太太肯定不会同意。那会是什么后果?小两口一点儿正经没有,天天的生活节目绝不会是勤俭持家,绝对是吃喝玩乐、打情骂俏、吟诗作对、浪漫主义、新新人类。高兴了,二人一起去泡吧、上网、喝酒、派对、跳舞、搓麻,甚至会吃摇头丸、吸K粉,绝对是夜不归宿;不高兴了,吵嘴、打架、分居;更不高兴了,就敢当下砸电视机、撕结婚证、放火烧房子,然后各自半夜出去,找鸡的找鸡,找鸭子的找鸭子。成吗?肯定不成!乱了。这偌大一个家业,还过不过了?不都得毁了啊!

贾母看得清楚:薛宝钗是个过日子的媳妇儿啊,把她娶过门儿来,肯定是一把过日子的好手儿,按点儿睡觉、按点儿起床、相夫教子、温柔敦厚、勤俭持家、计划生育,绝对是五好家庭的候选人。老太太想得怎么不对了?甭指望老太太有什么远大理想,她不过是想把贾家的日子过下去,别出大事儿,这也就对得起列祖列宗了。老太太拆散林黛玉跟贾宝玉,如同砍瓜切菜,动作极为熟练而且干脆,手法极为经验而且老道,是非常果断的咔嚷一刀。

看过一个电视剧康熙王朝,有一位孝庄皇太后,就跟贾老太太差不多,也是为家里的事情操心,整天为孙子的事情着急上火。包括给孙子说媳妇,老太太都得面试。如果用现代恋爱观评论,你管得着吗?年轻人谈恋爱,你老太太包办行吗?哎,就得管着,就得包办!不包办还不行!我孙子年纪小,懂什么,我老太太不出面就不放心啊!(说句闲话,其实,这包办婚姻也不能说全不好,解放前包办婚姻的,也没见多少离婚的。现在婚姻自由了,这离婚的一片一片的)孝庄是一天一天把康熙看大的,后来康熙成了杰出的皇帝,那也是成年之后的事情,康熙也有过尿炕的时候呢。

按照性别区分,女人总比男人操心多。外国妇女操心不操心,谈歌没去过,没见过,不知道。可中国妇女,几乎没有一个不操心的。甭管穷人家还是富人家,都一样,不到死那一天,就得操心,而且,老人永远比年轻人操心。相信贾老太太当姑娘的时候,也未必像成了老太太之后这样操心。可是,当了家之后就不一样,老了之后就更不一样喽!

有什么办法呢?老太太都是大姑娘变的,操心的习惯都是一天一天培养的啊。

猜你喜欢
  • 古代爱情诗词:伤感浪漫悲伤爱情诗词大全(二)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

  • 郁达夫《和老舍《黄鹤楼》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郁达夫和老舍《黄鹤楼》诗文艺界抗敌协会同仁宴聚武昌,仆因亊缺席,因用老舍韵赋呈在座诸公。明月清风庾亮楼,山河举目涕新流。一成有待收

  • 张九龄《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全诗赏析

    征骖入云壑,始忆步金门。通籍微躯幸,归途明主恩。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是节暑云炽,纷吾心所尊。海县且悠缅,山邮日骏奔。徒知恶嚣事,未暇息阴论。峣武经陈迹,衡湘指故园。水闻南涧险,烟望北林繁。远霭千岩

  • 《风钻》鉴赏

    作者: 田锐生

  • 李建勋《醉中咏梅花》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醉中咏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李建勋十月

  • 楚辞《逢尤》翻译|注释|赏析

    悲兮愁,哀兮忧。 我的心中多么悲哀忧愁。 天生我兮当闇时, 天生我遇到了黑暗时候, 被诼谮兮虚获尤。① 受人诬陷无故遭到罪尤。 心烦愦兮意无聊,② 我的心里烦乱情绪愁闷, 严载驾兮出戏游。③ 赶紧乘驾

  • 古典小说《促织 》全文和鉴赏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 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

  • 《死亡》鉴赏

    作者: 申秀英高健

  • 《跋绍兴辛巳亲征诏草》原文|翻译|赏析

    宋·辛弃疾2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初3,可以无事仇之大耻4;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5,可以卒不世

  • 《醉舟》作品分析

    法国著名象征派诗人阿尔图尔·兰波*的代表作。一译《醉船》、《迷醉的船》。写于1871年,后收兰波《诗集》中。 这首诗共25节,每节4行,共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