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王国维《人间词话·语妙不必代》经典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国维《人间词话·语妙不必代》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语妙不必代经典解读

语妙不必代

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宋俞文豹吹剑三录云:“东坡问少游别后有何作?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坡曰:‘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骑马楼前过。’”此事另见花庵词选和历代诗余卷五引曾慥高斋诗话:“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问……”

王国维反对在作词的时候,选用代替字。反对用“桂华”代替“月”,更反对秦观的“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这句,连苏轼都讥笑秦观这句词,说他写了十三个字,不过就是写了一个人骑马楼前过而已。

王国维一向主张诗词有真情实感,并强调词要不隔为好,在词中用代替词,教人在理解中,还要在脑海里换算一次,削弱了对词意的直观感受。

水龙吟

秦观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对于王国维反对秦观词中的代替字,我是深深赞同的。一读秦观这首水龙吟,读第一句的时候,突觉脑袋似乎变得如斗大,佶屈聱牙的几个字下来,顿时堵得我再读下去的兴趣全无,换上来的是内心深深的自卑,立马觉得自己文化知识没有学好,甚至连字都认不完,还品什么词呢?

看到王国维也如此批评,心中大快,是呀,不就是骑个马过个街道而已,整这么复杂干什么?难写难认,毫无美感,难不成觉得自己字认得多,隔三差五的要拿出来晒晒不成?

使用代字,很多时候给人以掉书袋之嫌,似有卖弄之意。

使用代字,也没有完全地表达出原本字的意思,也就自然造成读者理解上的误会。

代字的使用,既不能给人以具体的美感,也不生动形象,也阻碍作者表达真情实感,故在文学中一向主张求真的王国维是反对用代字的。

“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就是说那些使用替代字的,如果不是因为词人本身的思想感情不强,就是词人没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所以要用替代字,故弄玄虚。

我在读这一节时,很为王国维批评秦观的水龙吟中使用代字解恨,但是对于有些词中使用代字,我又觉得似乎是原字比不上的。

此节王国维所举的第一个反面例子,美成即是周邦彦,周邦彦的解语花中的“桂华流瓦”,恰恰是因为用了“桂华”代替“月”,反而境界才极妙。

解语花

周邦彦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前句:“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讲的的确是月下之闹市,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如织,热闹的元宵之夜的场景。

但是后面紧接着的一句“桂华流瓦”,似乎所写的不仅仅是月亮的皎洁,更多的似乎在映射此时的月亮之美,已如婉转纤腰女子,乃是嫦娥之美,因为当时是元宵佳节,月亮是非常圆润的,而此时圆润的月亮恰似佳人,词人在后面就提到了“看楚女,纤腰一把”。

“桂华流瓦”不仅写出了月亮的皎洁,还写出了月色的香气,“华”乃是光华,而“桂”乃是香气,月宫中有桂花树,桂子飘香,洒向人间的皎皎月光,自然也是满含香气的。一片玉色之光,满带香气地流淌在这琉璃碧瓦之上。那么前面所写的元宵之热闹,不过是环境的一个铺垫,他真正要营造的是这样一个良辰佳节的浪漫气氛。

“桂华流瓦”写出月亮的色香兼备,还是为了下一个意境的铺垫。周邦彦要继续写月亮,他要把月亮中的仙子嫦娥,写得美轮美奂,超凡脱俗。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纤云散,薄薄的云层消散,才渐渐看到月亮的真面目。月中仙子翩翩而至,一片朦胧月光正如她那淡雅衣裳。

所以前面写月色之香,实质是写嫦娥的香气,正是未见其人,先闻其香。待到云层消散,犹如女子揭去面纱,才渐渐地看到了月拥云簇之佳人的真面目。

如若将“桂华流瓦”以不能用替代字的原因换成“月华流瓦”,就生硬起来了,没有了这般如醉月色之仙境中的韵味。

猜你喜欢
  • 《浊流》

    短篇小说。樋口一叶著。作于1895年。描写女主人公阿力家三代人的遭遇:祖父是个知识分子,因写了所谓“对世无益处的书”,被撤职而绝食自杀;父亲是个工匠,因“为人高傲,不会应酬”,很早就离开了人世;自己沦

  •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赏析》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是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诗前二联追溯金廷覆亡的原因,后二联抒发国破家亡的情愫以及自己被迫离开京城的痛楚。作者亲身经历改朝换代的沧桑巨变,以一个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深刻反思了金王朝走向覆灭的历史演变。  诗前二联用几个典故追溯金廷覆亡的原因。首联以讽喻的笔致,揭示亡国的根

  • 古代名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释与译文

    【名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与译文]郴(chēn)江,在湖南郴州,流入潇湘(即湘江)。幸自,本自。这两句意思是:郴江本当绕郴山而奔流,为什么老远地流向湘江?秦观当时被朝廷贬谪,流放到

  • 咏花诗词之《夜合花》全诗原文鉴赏

    李东阳 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 任他明月能相照,敛尽芳心不向人。 当夏天的清晨,夜合花树开满枝头的时候,那秀丽枝叶,挺拔的树干,那红的、或红白相间的合欢花,散垂如丝,清香袭人,真令人心旷神怡

  • 古籍名著《东京梦华录》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东京梦华录》是南宋时代孟元老撰写的一部追忆汴京往昔繁华景象的都邑杂记,也是我国早期的都邑志书,对后世都邑志的撰写,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孟元老(约1090-1147),北宋末曾身经靖康之难和丙午南徙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用典名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名句】民恶 ① 忧劳 ② ,我佚乐 ③ 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 ④ ,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注释】①恶(wu):厌恶。②忧劳:忧愁劳累。③佚(yi)乐:安逸快乐。佚:同“逸”。

  • 欧阳修《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全诗鉴赏

    万室东南富且繁,羡君风力有余闲。渔樵人乐江湖外,谈笑诗成◇俎间。日暖梨花催美酒,天寒桂子落空山。邮筒不绝如飞翼,莫惜新篇屡往还。

  • 古代名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注释与译文

    【名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与译文]罹(lí),遭受。两句的意思是:松柏难道不曾遭受严寒的侵袭?它们能够在冰雪中傲然挺立,是因为有着耐寒的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象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

  • 杨子见歧路而哭之,墨子见练丝而泣之。

    (说林训) 战国时代学者杨朱见到分岐的道路就哭泣,墨翟看到未染色的练丝时也不禁涕下。因为岐路可以向东,也可以向西,使人无所适从,难于抉择。没有染色的布,可以染成红色,也可以染成黑色。这就是两位贤哲,一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