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用典名句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之江新语·多读书,修政德等文中引用
■解读
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既重视以德修身,也重视从政以德。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我国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党善于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立足现实对古代德治思想进行当代阐释,正可以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为政以德”,一是执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以赢得百姓的拥护;二是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去教育和感化百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要想达到“正”,就要自省、自律、自责、克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政之道,务于多闻”,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书修德,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原典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释义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为政以德,是说当政者应实行德治。北辰:北极星。共:同“拱”,环绕之意。整句话的意思是,当政者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所,其他的星辰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继承并发展了西周初年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对于春秋时期的列国混战,孔子认为是“礼乐崩坏,天下无道”的结果。为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孔子周游列国,提倡德治,反对苛政。他突出“德”的政治意义,认为“德”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之一,主张施行“德政”。在孔子看来,当政者只有施行“德政”,百姓才能受“圣德”感召并遵其道而行之,天下自然就归于太平。
-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吾(一作余)亦辞家久(一作者)。
-
苏州,是江南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城市,也是一座与吴王夫差、越女西施等历史故事连在一起的历史名城。苏州,又名姑苏城,古时也有人称其为阖闾城。春秋时代周灵王十二年(公元前560
-
《春天的心林庚》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春天的心如草的荒芜 随便的踏出门去 美丽的东西随处可以拣起来 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说的 天上的雨点常是落下 而且不定落在谁的身上 路上的行人都打着雨伞 车上的邂逅多是不相
-
明·刘基 2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3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摘要: 江上的月亮,是哪一年最初照到江畔上的人呢?人生在世上,一代代延续着没有个穷尽,而江上的月亮,却是年年一样
-
古文观止·《国语》·敬姜论劳逸 (鲁语上)公父
-
牛从田边的小道上走过来。从容稳健的脚步不紧不慢,湿淋淋的泥土还沾在脚上和肚皮上,这是刚刚为主人劳动过的印记。它从容走路的样子突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在丈夫远行前夕,巧借与丈夫同玩博戏“长行”之机,谐音双关,嘱咐丈夫此次远行要如期归来,以免使她长受相思之苦,
-
古文·叔孙通定朝仪 司马迁汉二年,汉王从五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