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碎,色不少吝》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盘碎,色不少吝
【原典】
裴行俭初平都支、遮匐①,获瑰宝不赀(zī)②。番酋③将士观焉。行俭因宴,遍出示坐者。有玛瑙盘二尺,文采粲(càn)然④。军吏趋跌,盘碎,惶惧,叩头流血。行俭笑曰:“尔非故⑤也。”色⑥不少吝⑦。
【注释】
①都支、遮匐:阿史那都支、李遮匐,西突厥首领。西突厥阿史那步真可汗去世后,各部落多有散失,酋长阿史那都支、李遮匐,收集余众,附于吐蕃。调露元年(679),李遮匐和都支与吐蕃联合,攻打安西都护府,被裴行俭所平定。②不赀(zī):不计其数。③番酋:少数民族首领。④粲(càn)然:鲜明发亮的样子。⑤故:故意。⑥色:脸色,神情。⑦吝:惋惜。
【译文】
裴行俭从前平定阿史那都支、李遮匐叛乱的时候,缴获敌人大量的宝物。少数民族的首领和麾下的将士们都很想观赏。裴行俭于是大摆宴会,席上将这些宝物全都拿出来给他们观赏。其中有一件玛瑙盘,二尺长,文采绚烂,十分漂亮。士兵捧着它不小心跌倒,盘子摔碎了。这个士兵很害怕,跪在地上直磕头,头都流血了。裴行俭笑着说:“你并不是故意的呀!”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丝毫吝惜的表情。
【延伸阅读】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珍视的东西,有的人好古董,有的人好字画,但是不同的人对宝物的态度上却千差万别。据说鲁迅特别好书,对于自己的书修缮珍藏,不肯示人;而陈子昂则性格豪爽,曾经重金购得古琴,却将之摔毁,不以为意。古人常说“玩物丧志”,其实“玩物亦可见志”。裴行俭无疑是一个器量宏伟、达观远视的人。他对于常人视为珍宝的物品,得之不为喜,失之不为悲,言笑自若,淡然处之。相比那些为了搜求宝贝,不惜动用军队的人来说,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囊,求蔡侯的狐裘尺璧不得,而将其囚禁三年;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得到赵国的和氏璧,甚至挥师东进,不惜挑起战争。类似的因玩物而丧命的例子举不胜举,反倒是玩物而不丧志的人,却殊为少见。裴行俭恰恰就是这种“玩物不丧志”的人。他不吝惜宝物的事件不限于此,在之前的令吏坏珍鞍的故事中,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描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推重士人,尤其推重贤人,视其为国家真正的宝贝,即便刻薄寡恩的法家信徒李斯,也在谏逐客书一文中,充分阐释了这一观点。然而很多人对此并无真心感受,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是重物轻人、因物废人。重物还是重人,紧张还是放达,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个人习惯,而实在是一种严肃的人生境界。这个故事虽然旨在表现裴行俭的宽容,但我们却看到裴行俭的处事宽容的背后,还有着他对于宝物的独特价值判断,这种独特的价值观,才是他面对宝物被毁,而神色不变的重要内因。
-
在书画关系上,历代论者不乏“书画同源”、“书画同体”、“书画用笔同法”之说。然而,对这些说法需要具体加以分析,方能真正发现书画的异同及其精神的互通性。 书 (文字) 画相异 主张书画相通者,在中国书论
-
毋庸讳言,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作家,经历了相当艰难的成长历程。他们不像上辈人,在25-35岁的青年和壮年时,正好赶
-
草庵何似清风楼,更在空中最上头。眼界豁开无畛域,枯藤古木暮烟福
-
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江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自从云散各东西,每日欢娱却惨凄。离别苦多相见少,一生心事在书题。今朝无意诉离杯,何况清弦急管催。本欲醉中轻远别,不知翻引酒悲来。骆驼桥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古诗词八十首诗词,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小学生古诗词80首,小学生古诗80首诗词。《长歌行》汉代: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
千顷芙蕖盖水平,扬州太守旧多情。画盆围处花光合,红袖传来酒令行。舞踏落晖留醉客,歌迟檀板换新声。如今寂寞西湖上,雨後无人看落英。
-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妇女遭际”类的诗句。 万恶的宗法势力,使我俩的
-
国学名句“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出处和解释
【名句】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语出《韩非子·难一》。烧光树林打猎,只能一时猎得很多野兽,以后就再不会猎得野兽了;用欺诈的办法对待人民,只能一时蒙蔽人民,以后就再也
-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
雄鹄衔枝来,雌鹄啄泥归。巢成不生子,大义当乖离。江汉水之大,鹄身鸟之微。更无相逢日,安可相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