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书籍之厄》译文与赏析
书籍之厄
书籍之厄
【原文】
梁元帝在江陵,蓄[1]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将亡之夕尽焚之。隋嘉则殿有书三十七万卷,唐平王世充[2],得其旧书于东都,浮舟泝河[3],尽覆于砥柱,贞观、开元募借缮写[4],两都各聚书四部。禄山之乱,尺简不藏。代宗、文宗时,复行搜采,分藏于十二库。黄巢之乱[5],存者盖勘。昭宗又于诸道求访,及徒洛阳,荡然无遗。今人观汉、隋、唐经藉·艺文志,未尝不茫然太息也。晁以道记本朝王文康初相周世宗,多有唐旧书,今其子孙不知何在。李文正所藏既富,而且辟学馆以延学士大夫,不待见主人,而下马直入读书。供牢饩以给其日力,与众共利之。今其家仅有败屋数楹,而书不知何在也!宋宣献家兼有毕文简、杨文庄二家之书,其富盖有王府不及者。元符中,一夕灾为灰烬。以道自谓家五世于兹,虽不敢与宋氏争多,而校雠[6]是正,未肯自逊。政和甲午之冬,火亦告谴。唯刘壮舆家于庐山之阳,自其祖凝之以来,遗子孙者唯图书也,其书与七泽俱富矣。于是为作记。今刘氏之在庐山者不闻其人,则所谓藏书殆亦羽化。乃知自古到今,神物亦于斯文为靳靳[7]也。宣和殿、太清楼、龙图阁御府所储,靖康荡析之余,尽归于燕,置之秘书省,乃有幸而得存者焉。
【注释】
[1]蓄:收集,积蓄,储存。[2]王世充:隋末割据者之一。隋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人,字行满。祖籍西域,本姓支。仕隋历为江都郡丞。[3]浮舟泝河:船只倾覆。[4]募借缮写:募集或是借阅书籍抄写。[5]黄巢之乱:即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至中和四年由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人黄巢领导的反抗唐朝政府黑暗腐朽残酷统治的农民起义运动。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6]校雠(chóu):校对文字。[7]靳:吝啬。
【译文】
梁元帝在江陵的时候,收集古今图书多达十四万卷,在魏军将要攻破占领江陵的前夕把全部书籍焚烧毁灭了。隋朝的嘉则殿藏有图书三十七万卷,唐朝讨伐王世充时,在东都获得了这些藏书,不料在用船只将这些藏书运往长安途中,船只倾覆,藏书尽损在了砥柱。贞观、开元年间,唐朝在全国范围内募集或向藏书者借阅缮写,长安和洛阳各自按经、史、子、集四部分分类收集图书。安禄山之乱时,这些书籍再一次遭受毁灭。唐代宗、唐文宗时期,再一次进行搜集分类,分别收藏在了十二个库中。黄巢动乱后,保存下来的已是很少。唐昭宗又从各种渠道查访寻求书籍,但到迁都洛阳后,又都荡然无存了。如今人们观看隋、唐朝代的经籍艺文志,没有不痛心、叹息的啊!晁以道记载了本朝的王文康早年任周世宗的宰相时,家中藏有很多旧唐书,但如今他的子孙已不知流落到何方。李文正所藏图书也很多,而且还曾经开了个学馆来供士大夫学习,凡是来到这里的人,下马就可以直奔学馆读书,不必拜见主人。不仅如此,他还免费为读者提供饭菜以节约时间,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藏书。如今他家只有几间破屋,藏书也不知去向了。宋宣献家兼有毕文简和杨文庄两家的藏书,其藏书之多就算是王府也比不过。哲宗元符年间,一夜火灾将宋宣献家中的藏书全部烧为灰烬。晁以道自称其家五代致力于搜集图书,虽不敢与宋宣献家相比,但在图书校勘整理方面,不比别人逊色。徽宗政和四年冬天,晁家同样不幸遭遇了火灾,书籍损失惨重。只有居住在庐山南簏的刘壮舆,其家从祖上刘凝之以来,留给子孙的只有书籍。家中藏书与七大湖的水一样多,于是有人为他家的藏书专门作了记录。如今庐山还有没有刘氏的后代已经没有人知道了。那么刘家的藏书也早已消失了吧。从中可以知道古往今来,神物对于文人也是够吝啬的。宋朝宣和殿、太清楼、龙图阁御府所储藏的图书,在靖康之变时期,全被金人掳掠一空,放在金国的秘书省收藏,才有幸保存下来。
【评析】
本文是关于书籍历史方面的笔记,主要以记事和议论为表现形式讲述历朝历代书籍遭受到的厄运。书籍,作为记载一个民族文明精粹的载体,作为一代文化生成的结晶,历来为帝王文士所倚重。相传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此等天意,怎叫后人敢等闲视之,再加上附庸风雅者良多,历朝历代书籍之盛可谓风尚,然而,即使如此,流传至今的古籍却屈指可数,而其背后原因,桩桩皆叫历史沉叹。正如本文中梁元帝在战败前夕将十四万卷古书焚毁;嘉则殿藏有三十七万卷图书在运往长安时尽覆于砥柱;唐朝时期多次搜集整理书籍,但经过多次战乱,书籍所剩无几;宋宣献家和晁家均遭受火灾,书籍损失惨重等等。由此看来,古今书籍能够得以保存下来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洪迈在最后也因宋朝书籍经过靖康之变后,被金人保存下来而感到庆幸。
-
唐·李肇2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3。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
-
醉后赠张九旭 世上漫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
-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出处】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意思】像枝红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杨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伤。 【全诗】 清平调词三首 [唐] 李白,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
-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作品赏析谁分含啼:一作却恨含情。
-
《潇湘夜雨》全名《临江驿潇湘秋夜雨》。剧本写的是:谏议大夫张天觉反对高俅、杨戬、童贯、蔡京四大奸臣,被皇帝贬往江州歇马。张天觉和女儿翠鸾在淮河中流遭遇风浪而失散。翠鸾为排岸司所救,被打渔的崔文远收为义
-
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袅枝翻翠羽,溅水跃红鳞。萍泛同游子,莲开当丽人。临流一惆怅,还忆曲江春。
-
【原题】:刘德修右史去国示所和从父东谿及杨子直诗走笔次韵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遨游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在唐诗宋词里遨游,写诗歌<<遨游>>,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是那首诗的诗句。感遇十二首(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十二首(其四)孤鸿
-
苏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裓山僧怜耿介, 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苏轼这首咏桂花诗写于杭州。
-
妾本洛阳人,狂夫幽燕客。渴饮易水波,由来多感激。胡马西北驰,香騣摇绿丝。鸣鞭从此去,逐虏荡边陲。昔去有好言,不言久离别。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见此不记人,恩情云雨绝。啼流玉箸尽,坐恨金闺切。织锦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