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积薪闻棋》原文|翻译|赏析
唐·李肇2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3。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4:“良宵难遣5,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6。”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7,意思皆所不及也8。
1本文是国史补卷上中的一则。棋:指围棋。2李肇(生卒年不详):唐元和年间翰林学士,有翰林志、国史补。3逆旅:客店。4媪(ao):老妇人。妇:指儿媳。5良宵:长夜。6伏局:意为这一局认输。7复其势:意为再次摆出那盘棋的局势。8意思:用意。
【析点】 王积薪自以为棋艺功成,天下无敌,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小小旅店婆媳二人竟能以话语代落子,丝丝不乱,而且每着每势都是王积薪所不及。故事简单而又简单,叙事简净而又简净,但艺无止境、“学”亦无止境的道理寓于其中。故事也可说是奇异而又奇异。试想,暗夜逆旅,墙壁隔开了婆媳、主客三位嗜棋者,两人以口对弈,一人以耳“观”阵,何等专注又何等诡异。平凡的生活中突起奇峰的韵趣寓于其中。
故事以王积薪自负棋术始,以其自认“皆所不及”终,前后照应,不仅使故事情节完整,而且使王积薪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更为饱满。他的自负固不足取,但遇到店主婆媳却不鄙夷、不嫉妒,这又是他的可贵之处。可以料得,经过这一次“观”阵,王氏棋艺又将上一个台阶。
这个故事又见于太平广记228卷,情节虽更详密风趣,但没有王积薪始而自负终而自认不及的心理变折,其含义及韵趣反逊于这一则了。
-
[宋]洪咨夔天理从来屈有信,东风到处物皆春。门前骢马权奇种,台上慈乌反哺心。花鸟屐,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3390】文明型国家(张维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1万字,2017年9月第1版,45元)△共8章:文明型国家:概念、特征、制度、模式、理念,范
-
【名句】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语出《汉书·陆贾传》。天下平安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宰相的作用;天下危亡的时刻,应当注重使用武将。说明统治国家要因时而使用文官、武将。
-
香山香山的早晨最先鸣叫的不是鸟儿而是诗人格式他把睡眠当成昨天的事香山的鸟儿,没有大山的婉转和叠句直直的嗓子喊直到明月老去香山
-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
【名句】法 ① 者,治 ② 之端 ③ 也;君子者,法之原 ④ 也。 【注释】①法:法律。②治:治国。③端:开端。④原:同“源”,根源。 【释义】法律是治国的开端;君子是法律的本源。 【点评】统治者应该
-
或曰:龙眠居士作《山庄图》,使后来入山者信足而行,自得道路,如见所梦,如悟前世;见山中泉石草木,不问而知其名;遇山中渔樵隐逸,不名而识其人。此岂强记不忘者乎? 曰:非也。画日者常疑饼,非忘日也。醉中不
-
【题解】 唐诗篇名。七绝。白居易作。见《白居易集》卷一九。属杂律诗。约作于长庆二年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途中。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前两句描绘暮色,后
-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为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诗。 第一联从正面写“所欲”。作者的所欲,原本为隐逸;但诗中不用隐逸而用“一丘”、“三径”的典故。“一丘”颇具山野形象,“三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