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的思念》鉴赏
作者: 田锐生
张长
我常思念洱海,我的思念是银色的。
那是由一轮月上滴下的银色露滴汇成的,里面有银箔似的帆,有在月光下嬉戏的弓鱼,它们的鳞片也是银色的。
我的思念是月光下的水面,打心底泛起的一片银色的涟漪在轻轻颤抖……颤抖……铺至遥远。
那里也许是白色的云、望夫云,她的思念也是白色的。
或者是苍山那皑皑的雪峰,一粒孤独的星,站在峰顶眺望。
还有一个小小的渔村,滴银的月光洗白了农家的照壁,我知道每个屋子都有一个丰收的梦……
在春城的街上,我寻找我的思念。我竟然找到了——
一对白色的头巾下白族姑娘的大眼睛,回眸看了我一眼。
哦,我看到了,我从那片明亮的秋波里看到:
月下的洱海,雪峰,和那粒孤独的星;云和一片夜航的帆,统统抹上月亮的颜色。是的,船后那道飞溅着珍珠般浪花的航道就是我的思念,牵着我的心至很远,而不知所终。
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思念,甚至连渔村里一个个被银色的网罩住的活蹦乱跳的银色的梦……
银色的思念是一篇构思独特,诗意隽永的美文。
美文之“美”,来源于诗人对美的意境的追求,银色的思念正是这样。诗人巧思妙构,创造出清新优美,韵味悠长的意境,因而使作品产生出感人的艺术魅力。洱海以她特有的美妙神奇著称于世,然而,诗人没有直接描绘那如诗如画的山水胜景,而是着意于对自己“思念”和想象中的洱海的描绘:“那是一轮月上滴下的银色露滴汇成的,里面有银箔似的帆,有在月光下嬉戏的弓鱼,它们的鳞片也是银色的。”白色的流云在皑皑的雪峰上飘悠,山顶上一颗孤独的星在闪烁,仿佛在眺望着那月光下的小小的渔村……这是一幅美丽的画,这幅画里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她把作者对洱海的思念之情推到了极致。
作品的前六节,着力于意境的创造。从第七节开始直至终了,是作品最主要,也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这几节文字犹如神来之笔,体现出作者艺术构思的绝妙。诗人漫步在春城的街上,寻找着那缕银色的思念,蓦然,“一对白色头巾下白族姑娘的大眼睛,回眸看了我一眼”。哦,那明亮的秋波,不正是诗人所魂牵梦绕的洱海吗?那思念中的月光、雪峰、银色的帆、孤独的星,在姑娘回眸的瞬间,都变成现实,呈献于诗人的眼前。美丽的白族姑娘,是洱海仙境中的神女,是苍山雪峰上的精灵,难道还有比她更动人的景色吗?这一段强化了作品的感情色彩,让我们看清了诗人真正的思念之所在。迷人的洱海养育出美丽的姑娘,而美丽的姑娘使洱海更加迷人。
通感的运用,使整篇作品更富有诗的情愫,更增强了作品隽永的韵味。“银色”是作品构思的焦点,月光、白帆、弓鱼、流云、雪峰、白族姑娘以及那白色的头巾等,这一片银白构筑成了作品的整体意象,染白了作者悠长的思念。思念是一种心理活动,从客观上看是不会有色彩的,但在诗人的主观感觉里,“思念”也就有了色彩,这是一种与白色同样清纯与圣洁的思念。是与洱海苍山之乡诸多风物融为一体的“银色的思念”。通感,不是使作品意境更见浑融了吗?
-
这首诗写参加特荐科殿试的情景,首句写帝王端坐,龙袍灿烂夺目,次句写两列仪仗,彩旗飘飘,三句写自己答卷时挥毫如飞,末句写日未落已答完题,心情畅快,如春风拂面,得意洋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资料三年级下册,内容包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所有古诗,三年级下册全部古诗,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
-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米歇·比托尔*的关于时间精妙组合的试验性名作。发表于1960年。 比托尔认为一切空间都是其他一系列空间的辐辏点,任何一
-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後,知孤负、秋多少。闻道岭南太守,後堂深、绿珠娇校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
-
【生卒】:1870—1946【介绍】: 英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意识流*小说作家。她生于英格兰柴郡,曾在切尔特南女子学院学习。1904年,辛克莱尔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杜殿秋思往事古诗词,内容包括“夜深人静思往事”的下句诗句是什么,搜索夜深人静思往事下句诗句,求表达思念往事的古诗词。夜深人静思往事,旧梦如歌转萧条。【原文】疏雨轩窗夜迢迢,孤灯独坐锁寂寥。 夜深人静思往事,旧梦如歌转萧条。 昨日悲欢苦未消,回首前尘却已
-
江上寒山祗对门,野花岩草共嶙峋。独吟群玉峰前景,闲忆红莲幕下人。
-
丽尼《鹰之歌》原文 在赏析《鹰之歌》之前,我们先需了解一下它的写作背景。这篇散文是作者对自己在泉州教书时代一段往事的抒发。他那时风华正茂,有位少女爱着他,可家里替她挑选了一位有钱的绅士作未婚夫。少女在
-
《有志者事竟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
名言: 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 注释: 谮慝(zente): 恶意诽谤。无: 毋, 不要。入: 使……入。批扞(han):攻击诋毁。 句意: 恶意诽谤的言辞, 不要让它进入耳朵; 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