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直为受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直为受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直为受之

【原典】

吕正献公著①,平生未尝较曲直②;闻谤,未尝辩也。少时书于座右曰:“不善加己,直为③受之。”盖其初自惩艾④也如此。

【注释】

①吕正献公著:即吕公著(1018~1089),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吕夷简之子。幼嗜学,至忘寝食,夷简器而异之。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通判颍州。欧阳修与为讲学之友。累官御史中丞。元祐初,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务一切持正。光疾革,以国事托之,独当国三年。哲宗元祐四年(1089)卒,年七十二岁,谥正献,封申国公,故又被称为吕申公,父亲吕夷简,也被封为申国公,也称吕申公。宋史卷三百三十六有传。②较曲直:计较对错。③直为:径直,直接。④惩艾:引以为戒。

【译文】

吕公著一生从来不与人计较是非曲直,听到别人诽谤他,也从不申辩。年少时写了一副这样的座右铭:“别人对你做了不好的事,你只管承受下来。”他当初警励自己就如此严厉。

【延伸阅读】

孔子曾经教导子弟学诗经,称赞此书的好处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里面提到学习诗经的几个层次:

小孩可以藉此识字认名,年轻人则可以学会如何事父事君,境界最高者则能兴观群怨。其实不仅诗经如此,所有的事情皆然。不同层次的人可以读同一部经典,都可以获得各自的好处,只不过程度高低不同罢了,正如有人看到山,有人看到不是山,有人看到的还是其他事物。吕公著小时候写下座右铭“不善加己,直为受之”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完全明白话中的意思,以我们凡夫俗子的心态揣测前贤,这种可能性或许不会太高。他对此话的认知,大体仅停留在行的层面,未必理解何以如此。正如时下里,很多小朋友在大读国学,但很难想象这些小娃娃,能够深谙所读国学中的深意。他们只不过是先行机械记下,储备尽量多的材料,等待将来慢慢消化体味罢了。所以吕公著小时候的“不计较”,显然与他成人之后的“不计较”千差万别。不过话也说回来,古语有云“三岁看老”,一个人的未来前景,其实是由小时候延伸出去的,很难想象一个小时“不佳”之人,将来会“了了”。所以童子功也至关重要,因为这会奠定一个人的人生格局。所以史书在描述优秀人物的时候,都会写到他们小时候的与众不同,出色的人在小时候就很出色。“公著自少讲学,即以治心养性为本,平居无疾言遽色,于声利纷华,泊然无所好。暑不挥扇,寒不亲火,简重清静,盖天禀然。”然而吕公著的好品行,与其说出自禀赋,不如说是自觉修炼的结果。

猜你喜欢
  • 精选英文爱情诗名句(四)

    Youdon#39;tloveawomanbecausesheisbeautiful,butsheisbeautifulbecauseyouloveher. 你不会因为美丽去爱一个女人,但她却会因为你

  • 苏轼《纵笔三首》全诗鉴赏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 晴川阁

    位于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东对长江,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对景。此阁始建于明代初年,为当时汉阳知府范之箴倡议兴建,取唐代诗人崔颢登黄鹤楼写下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中“晴川”

  • 古代文学作品《紫钗记》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紫钗记》 传奇剧本。明汤显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上品”,说:“仍《紫箫》者不多,然犹带靡缛。描写闺妇怨夫之情,备极娇苦,直堪下泪,真绝技也!”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艳品”,说:

  • 小梁州·春·贯云石

    小梁州·春 贯云石 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 桃红柳绿映池塘。堪游赏,沙暖睡鸳鸯。 [幺]宜睛宜雨宜阴睛,比西施淡抹浓妆。 玉女弹,佳人唱,湖山堂上,直吃醉何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用典名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

  • 《题蒲草图二首》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金农 五年十年种法夸,白石清泉自一家。 莫怪菖蒲花罕见,不逢知己不开花。 石女嫁得蒲家郎 ① ,朝朝饮水还休粮 ② 。 曾享尧年千万寿 ③ ,一生丝发无秋霜 ④ 。 【注释】 ①石女:指种植菖蒲所用的

  • 白居易《琵琶》全诗赏析

    弦清拨剌语铮铮,背却残灯就月明。赖是心无惆怅事,不然争奈子弦声。

  • 苏轼《和苏州太守王规甫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全诗鉴赏

    不觉朱幡辗后尘,争看绣幰锦缠轮。洛滨侍従三人贵,京兆平反一笑春。但逐东山携妓女,那知后阁走穷宾。滞留不见荣华事,空作赓诗第七人。翻翻缇骑走香尘,激激飞涛射火轮。美酒留连三夜月,丰年倾倒五州春。(时浙西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