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4373】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以〕沙维特著,简扬译,中信出版社,44万字,2016年1月第1版,68元)
共17章:[1]初见,1897;[2]步入深谷,1921;[3]柑橘园,1936;[4]马萨达,1942;[5]吕大城,1948;[6]供给房,1957;[7]核工程,1967;[8]定居点,1975;[9]加沙海滩,1991;[10]和平,1993;[11]控诉,1999;[12]性,毒品及以色列的现状,2000;[13]上加利利,2003;[14]现实的冲击,2006;[15]占领罗斯柴尔德,2011;[16]生存挑战,2013;[17]在海边。
作者以亲身经历和家族故事为基础,通过深度访谈、历史文献、私人日志、信件等,讲述了历史关键点上一个个触动人心的真实故事,并以此展现出以色列进程中的全景大历史。
这本书从作者的曾祖父写起,这位犹太复国主义者是一位英国绅士,1887年却果断横跨地中海走向圣地,他已预感到这即将是本民族的未来之路;20世纪20年代一个怀理想主义的年轻农夫,自他的阿拉伯邻居处购入了土地种植雅法蜜桔,用汗水在不毛之地培育出富足繁荣;二战时期德军将至,具有先知使命感的古特曼,率领青年人攀登历史废墟马萨达,激励他们心中强大的犹太复国主义精神;1948年在吕大驱逐的悲喜性的一幕中,全城老小在泪水中背井离乡、渐行渐远;“二战”后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在应许之地辛勤地建设这个新兴国家,并努力将孩子们培养成真正的国家栋梁;60年代纵横捭阖的以色列政治家们,在艰难的时局中,秘密推动了以色列的核工程;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惨痛,令举国反思以色列的未来何在;进入21世纪,那些引领世界互联网潮流的以色列新兴企业,以及在特拉维夫新兴俱乐部里纵夜狂欢的青年男女……今天,以色列人是赢得了最终胜利?还是深陷巨大危机,精神力衰退?他们能否重振活力、救赎自我,挽救深爱的应许之地?在百年来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悲戏剧中,我的应许之地为这个生存在流沙之地又充满生机的弹丸之国,写就了一部当之无愧的以色列史诗。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到来之际,贪婪的以色列已被五大隐忧的重重阴影所笼罩:巴以冲突在可预见的未来并不能止息;以色列的区域霸权战略正在经受挑战;犹太国家的合法性遭到削弱;深度变革的以色列社会越发两极分化,自由民族的根基摇摇欲坠;调控不力的以色列政府不足以妥善应对诸如军事占领、社会分化之类的严峻挑战。
全世界大约有1100万犹太人,其中约有700万在东欧,200万在中欧及西欧诸地,150万定居北美。亚洲、北非和中东的犹太人还不到100万。
-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作品赏析【注释】: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调平叛,
-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1168年,辛弃疾到建康,也就是江苏南京当通判。建康是长江下游的重镇,素有“钟阜龙蟠,石城虎踞”之称。有一天,辛弃
-
诗人王维在亭子里等待、迎接贵宾,轻舸在湖上悠然驶来。宾主围坐临湖亭开怀畅饮,窗外就是一片盛开的莲花。诗歌将美景、鲜花、醇酒和闲情巧妙地融于一体,在自然中寄深意,与质朴中见情趣,娟秀飘逸的意境,令人陶醉。 此诗颇同《山居秋瞑》“竹喧”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朗诵活动简讯,内容包括1至5年级古诗简报,迎国庆诗歌演讲比赛简报,以迎国庆诗歌朗诵比赛为素材写一则新闻。1-5年级古诗这样做成简报:1.古诗简报要有报头任何一份报纸都会有报头,古诗简报也应该如此。报头可以用图片加文字来表达,如果计算机操作水
-
【生卒】:1882—1941【介绍】: 英国女作家、文艺批评家,意识流*的重要代表之一。生于伦敦苏塞克斯附近的一个文学世家。其父莱斯利·斯
-
戴名世:游大龙湫记 戴名世距乐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山而滨海。余以岁辛巳四月二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坐少顷,出寺门里许
-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出处】唐王建《 新嫁娘词三首其三 》。 【意思】新娘进门的第三天就下厨 房,洗了手便开始烧菜做汤。不知婆婆 的口味,就先叫小姑尝尝味道。三日
-
秘书监虞世南以太宗颇好畋猎,上疏谏曰:“臣闻秋狝冬狩 ① ,盖惟恒典;射隼从禽 ② ,备乎前诰 ③ 。伏惟陛下因听览 ④ 之余辰 ⑤ ,顺天道以杀伐,将欲摧班碎掌 ⑥ ,亲御皮轩 ⑦ ,穷猛兽之窟穴,
-
笔工近岁说吴俞,李葛虚名总不如。虽是玉堂挥翰手,自怜白首尚抄书。
-
荆谿白石出,天寒红叶希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