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文体尊卑论》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文体尊卑论经典解读
文体尊卑论
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盖此体于寄兴言情,两无所当,殆有韵之骈体文耳。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长调之百字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
或许读任何东西都出于人的感觉。
或者说感觉是靠人读出来的。
犹如你刚开始接触一件事物,不管如何,你是很难走进的,因为你在门外,里面风景如画,可是你也只能观望。
但是,感觉都是靠接触而来的。
比如,人与人相处久了,便生眷恋。
情感,经营得久了,便知冷暖进退。
那么文字也是一样。
王国维曾经反对文体尊卑论,反对诗比词要尊贵的看法,但是在这个地方,却将一些文体作了细细的比较。
他讲诗词并论,说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特长调跟排律相近,他喜好小令、绝句,最后才是律诗长调。
这里看起来,好像和他前面的反对文体尊卑论是矛盾的。
其实不然。
反对文体尊卑论是个人对于文体的态度,而这里却是自己独自的喜好。
仅仅是喜欢,读的文字多了,自然会有喜欢的一些东西,更多合乎于个人口味的东西。
说成是个人偏见也无所谓,因为前提说过了,每个人都有自身特殊的偏好。
犹如一个班的学生,你对每个学生都是平等尊重的,你对每个学生毫无贵贱之分,尽管如此,你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更欣赏那些天赋好的优秀学生。
行为是一回事,个人骨子里的喜好又是一回事。
就是这样的逻辑。
或许,他对于小令的喜好更多的是因为其合乎他的境界说,小令更多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文字。
触摸诸多,才懂得诸多,明白总有一种才恰似心头挚爱。
-
误入桃源里,初怜竹迳深。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舞鹤过闲砌,飞猿啸密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
渡扬子江孟浩然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孟浩然,卷一《春晓》
-
王翠翘,临淄人。幼鬻于倡, 冒姓马,假母呼为翘儿。美姿首,性聪慧。携来江南,教之《吴歈歌》,则善《吴歈歌》;教之弹胡琵琶,则善弹胡琵琶。吹箫度曲,音吐清越;执板扬声,往往倾其座客。平康里中,翘儿名藉甚
-
古文观止·管同·蒯通论 “使韩信听蒯通之计【
-
宋词典故·青眼 【出典】 《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稽)喜出户延之,不入。”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百官名》:“嵇喜字公穆,历扬州刺史,康兄也。阮籍遭丧,往吊之。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
-
《出塞作》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作品,描绘了将士在出征边疆时的壮烈情景。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战争带来的艰辛和牺牲。通过描述寒风凛冽的塞外景象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诗人展现了对自由和平安的渴望。王维用简洁而深刻的词句,传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将士们的钦佩。这首诗以其深入人心的情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被认为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
-
《八声甘州》 年代:宋作者: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
-
当年最称意,数子不如君。战胜时偏许,名高人共闻。半天城北雨,斜日灞西云。科斗皆成字,无令错古文。
-
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渊明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莱。翳凤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
-
【作文题目】 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20分) 要求: ①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 ②补写部分要与所提供的开头结尾衔接得上。 ③补写200字左右。 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小乐回到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