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5401】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美〕罗伯特·赖特著,宋伟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6万字,2020年8月第1版,78元)
△16章:选择红色药丸;没有痛感的痛;感觉何时为幻觉;极乐、狂喜,以及内观的更重要原因;所谓的无我;你的首席执行官已失踪;控制人生的大脑模块;想法如何自我思考;“自我”控制;存在与内涵;“空”积极的一面;没有杂草的世界;喜欢、惊叹,万物归一(或为空);内心的自由与觉醒;真相的抵达;发现世界原本之美。
〇在几亿年漫长的进化中,自然选择赋予人类聪明的大脑。然而,在我们的大脑里,从不曾建立存在过一个掌控自身、始终恒定的独立“自我”。在自然选择的设置中,“自我”即错觉。我们以为的“自主”,其实只是被驱使和奴役;我们引以为傲揭示的事物本质,也不过是人类贴在物外的感觉标签。不知真相为何,不做何以为我,正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痛苦根源,而在进化中受到“动物性”束缚,又让我们无以解脱。
〇这是一本颠覆认知的洞见之书,将佛学中的哲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现代脑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相互印证,帮助人们认清基因载体、进化心理和人类自我意识之间的因果关系,将我们从自然选择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让我们冲破大脑错觉,发现更真实的自我;以超然的视角,抵达更广义的同情;洞见事物的真相,真正体验到世界的本源之美。
〇“被现代科学所印证的佛学最早期的洞见指出了人的基本生存状况的真相,在这个真相基础之上提出来的道德主张就更有可能形成现代社会可靠的道德基础,也即善。有了真和善之后,我们对世界的美就会有全新的认识。这就是这本书对现代人的特别意义”。——李录
〇人是进化的产物;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们就不完全是动物了;大脑是一个多元政体,由至少七个情绪模块组成,包括求偶模块、安全模块等等,它们在大脑中组成了一个委员会;因为受感觉驱动,我们看世界就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佛法能让我们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
〇佛法不是院墙里高僧大德的专属利益,任何人想学就可以学。
〇佛教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兴起之后不久就发生了分化。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无我”的训教“更多的是要去做,而不是去想”。
〇通过培养冷静、滋养智慧、清明的大脑,就可以拯救地球。
〇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从冥想中受益。
〇“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2021年3月8日晨阅毕)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儿女不孝的歇后语,内容包括关于孝敬的歇后语,说儿女不孝的民间俗语,有一句话是形容大儿子不生育是不孝的成语怎么形容的呢?。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清代 王中书 《劝孝歌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出处】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鉴赏】 娇艳的名花与倾国的美人配在一起,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讨人喜欢; 因此,时常能博得君王充满欢笑的赞赏。 名花: 此指
-
这句古语“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深刻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两个真理。第一,想要完全描绘事物的本质和真实面貌并非易事。第二,我们不能仅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心。这一句古语警示我们不能轻易地被外表所迷惑,而应通过了解和观察来更好地洞察他人的内心世界。
-
毛泽东诗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② ,天兵怒气冲霄汉 ③ 。雾满龙冈千嶂暗 ④ ,齐声唤 ⑤ ,前头捉了张辉瓒 ⑥ 。二十万军重入赣
-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出处】唐杜甫《 曲江二首 》。 【意思】穿飞花丛的蝴蝶若隐若现, 轻点水面的蜻蜓缓缓飞行。蛱(ji)蝶: 蝴蝶的一类。深深见:即若隐若现。 见,同现。点水:
-
[唐]戎昱谁谓西江深,涉之固无忧;谁谓南山高,可以登之游。戎昱,中唐诗人。《唐才子传
-
贫人烧粗褐衣喻 【原文】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与他客作,得粗褐衣[1],而被着之。有人见之,而语之言:“汝种姓[2]端正,贵人之子,
-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
《如梦令》·向滈 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为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惶的我。 词人静夜独坐,顾影自盼,颇觉寂寞孤独,终至感到“凄惶”。本词虽无深远的意境,但通篇以质直的口语
-
万古仇池穴,归心负雪堂。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