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全集《贫人烧粗褐衣喻》译文赏析
贫人烧粗褐衣喻
【原文】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与他客作,得粗褐衣[1],而被着之。有人见之,而语之言:“汝种姓[2]端正,贵人之子,云何着此粗弊衣褐?我今教汝,当使汝得上妙衣服。当随我语,终不欺汝。”贫人欢喜,敬从其言。其人即便在前燃火。语贫人言:“今可脱汝粗褐衣着于火中,于此烧处,当使汝得上妙钦服[3]。”贫人即便脱着火中。既烧之后,于此火处求觅钦服,都无所得。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过去身修诸善法,得此人身,应当保护,进德修业。乃为外道邪恶妖女之所欺诳:“汝今当信我语,修诸苦行,投岩赴火,舍是身已,当生梵天[4],长受快乐。”便用其语,即舍身命。身死之后,堕于地狱,备受诸苦。既失人身,空无所获,如彼贫人,亦复如是。
【注释】
[1] 粗褐衣:粗糙低劣的衣服。
[2] 种姓:古印度阶层等级的划分。
[3] 上妙钦服:这里指上等的服装。
[4] 梵天:佛教将梵天列为色界的初禅天。这里指进入清静、不灭的最高境界。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非常贫穷。他给别人做短工,得到了一件粗布衣,就经常穿在身上。有人看见了就对他说:“你是上等家庭出身的人,高贵人的儿子,为什么要穿这种粗布衣服呢?我现在教你一个方法,保证你可以得到一件上好的衣服。不过你要照我的话去做,我是绝对不会骗你的。”穷人听了十分欢喜,表示愿意照他的话去做。那个人就在穷人前面烧了一堆火,对他说:“现在快把你的衣服脱下来扔到火里,一会儿在这烧完衣服的地方,你就能得到一件上好的衣服。”穷人就把衣服脱下来扔到了火里。衣服烧掉以后,他就到火堆里去找上好的衣服,结果什么也没找到。
世上有些人也是如此。过去他们一直认真修行佛家善法,才得到了现世的人身,本应该要好好保护、加强修持、提高德业。但却被外道的邪恶妖女欺骗,说什么:“你应该相信我的话,去修各种苦行,或从悬崖跳下去,或跳到火中焚身,舍去现有的身体以后,你就可以超生天界,享受到永远的快乐。”于是就听从了这些骗人的鬼话,舍去了性命。他们死了以后,自然堕落在地狱中受各种苦楚。人身既失去,结果一无所获,这就和那个烧衣服的穷人没有什么两样。
【评析】
故事中的穷人,本来还拥有一件粗布衣服,但是禁不住别人的花言巧语,相信了那人的鬼话,结果烧掉了自己的衣服,却什么也没得到。这个故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启示。世界并不是处处美好的,世上的人也并不都是充满善意的,总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存在。当他们要利用你时,必然会抓住你的弱点,在言辞和神态上一下番功夫。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否则,就有可能被一些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以致做出糊涂的事,到那时便是悔之莫及。
故事征引
在诱惑面前不可以动摇
有一天早晨,洞山禅师在门外踱步,恰巧碰见了云居禅师正用竹箩筛豌豆,于是停下了脚步,两人开始闲聊起来。突然,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道:“你爱色吗?”
云居正在专心做手中的活,听到洞山这样一问,吓了一跳,筐里的豆子也洒了出来,滚到了洞山的脚下。洞山看到云居紧张的举动,笑着弯下腰,把豆子一粒一粒地捡了起来。
云居禅师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脑中依然回想着洞山禅师刚才所问的话,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觉得这个问题也实在是太难回答了,脑子里产生了一大串疑问:“色”有女色、颜色、脸色,包含的范围太大了……我们穿衣服不得挑颜色吗?我们吃佳肴、喝美酒不得看重菜色、酒色吗?我们选宅第房舍不得注意墙色吗?我们会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吗?我们会贪恋黄金白银的财利吗?
……
云居禅师思考了好久,这才放下竹箩,回答道:“不爱!”其实在云居思考期间,洞山禅师就一直在旁边看他从受惊,到闪躲,最后到逃避。他惋惜地说:“你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都想好了吗?你能保证你在真正面对考验的时候,依然能够从容地去面对呢?”
云居大声说道:“当然能!”然后向洞山禅师脸上看去,希望能得到他的回答,可是洞山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任何话。
云居禅师等了半天,洞山还是默默不语,他感到又奇怪又焦急,忍不住反问了一句:“那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洞山爽快地说道:“你问吧!”
云居问:“你爱女色吗?当你面对诱惑的时候,你能从容应付吗?”
洞山禅师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早就想到你要这样问我了,我看她们只不过是美丽的外表掩饰下的臭皮囊而已。你问我爱不爱,爱与不爱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心中有自己坚定的想法就行了,何必要去在乎别人怎么想呢!”
云居禅师这才长出了一口气,一下子轻松了好多,随即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不为金钱所惑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张榜求贤,准备选一个诚实的人,为他收税。为了保证这个人对国王尽忠尽力,不贪污、不弄虚作假,谋士们纷纷出谋献策。
其中一个谋士对国王说:“陛下,等那些应征者来到宫内,您只要如此这般,我就能从中给您寻觅到最诚实的人。”国王听后连声叫妙。
第二天,所有应征者都被招至王宫,应征者看着这富丽堂皇的建筑,啧啧称奇,他们对税官这块肥缺早已垂涎三尺,今天总算有个自由竞争的机会,可国王究竟要考他们些什么呢,谁也没有数。
这时候,谋士告诉他们,他们需要穿过走廊,单独去见国王。即使走廊里光线暗淡,但所有应征者还是顺利走过了走廊,来到国王面前。
国王说:“来吧,先生们,拉起手来跳个舞。我想知道你们诸位中,谁的舞姿最优美。”
豪华的宫殿上,吊着蓝色的精巧的大宫灯,灯笼上微微颤动的流苏,配合着闪光的地板和低低下垂的天鹅绒的蓝色帷幔,给人一种迷离恍惚的感觉,当音乐响起时,绝大多数应征者顿时傻了眼,脸色渐渐由白变红,羞愧难堪。这时,只有一个人毫无顾忌地跳起欢快的舞,显得那么轻松自如。
聪明的谋士指着那个正在翩翩起舞的人说:“陛下,这就是您要找的老实人。”
原来,谋士在光线暗淡的走廊上放了好几筐金币,凡是单独穿过走廊在自己衣袋中装有金币的人,就不敢跳舞。如果一跳舞,衣袋中的金币就会作响。因此,不敢跳舞的人就是不诚实的人。而那个诚实的人单独穿过走廊时,没有把金币私自装入腰包,当然就不怕跳舞露馅了。
国王走下宝座,拉着那个诚实的人,高兴地说:“你能够不为金钱所动,真是好样的!你很诚实,你会过上好日子的。”说着,便命人赐予这个诚实的人许多珍宝。
-
碧涧虽多雨,秋沙先少泥。蛟龙引子过,荷芰逐花低。老去参戎幕,归来散马蹄。稻粱须就列,榛草即相迷。蓄积思江汉,疏顽惑町畦。稍酬知己分,还入故林栖。 作品赏析此乞假而暂到村也。旧注谓是广德二年秋作,明
-
魏禧 庚戌十一月 (1) ,予自广陵归 (2) ,与陈子灿同舟 (3) 。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 (4) ,因问“数游南北 (5) ,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
-
濯缨石江边一片石,何人向濯缨?只见江边石,不见石上亭(2)。怪哉此石贞如沆(3),不在沧浪在烟瘴(4),太华莲岳未许扳(5),罗浮曰观差同尚(6
-
[越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衷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
-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① 。(《庄子 · 至乐》) 【注释】 ①褚(zhǔ): 口袋。绠(gěng):吊水用的绳子。汲(jí):从井里往上打水。 【译文】 口袋小了装不下大的东西,井绳短
-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
-
清·李渔 芙蕖之可人 ② ,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 ③ ,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 ④ 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 ⑤ 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 ⑥
-
作者: 夏启良
-
作品内容 孩子对妈妈提问题: “我是哪儿来的—— 你是从哪儿把我捡来的?” 妈妈把孩子搂在怀里, 笑着回答,眼含泪水, “你是我的希望,藏在我的心里。 你在我玩偶的游戏里, 早晨膜拜湿婆神之时, 我把
-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世,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华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 曰“兴化部”, 曰“华林部”。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