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取火》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取火》鉴赏

作者: 杨长春

缪崇群

早已被雨打破了的那窗格上的纸,现在一黑一白的颤动着,仿佛魔鬼在空的房里眨着眼。

还没有落尽的枯叶,寂寂地挂在槎枒上。不知哪里吹来的一阵风,它们全体抖擞着,我隔着玻璃望见了:如同急骤的泪珠,纵横地流在苍白的天底面颊上。

冻红的鼻子,缩短了的颈子,和从口里喷出来的那一股一股白蒸气,很足构成一幅图画的景色了。

风吹过了电杆,磁瓶,树梢,是尖尖的哨子,或是猛烈的呼号,都给寒冷的进行曲做了一种伴奏。

盘旋在灰色的空中的几只老鹰,不知为什么啁啾地叫得那般凄怆。我想起了那永不则声的白熊;也想起了那不分昼夜,奔驰在西伯利亚原野上的狼群了。

冰、雪给大地披上一件最洁净的丧衣。

“让一切的回忆,一切的爱、恨、思、怨,都永远地埋葬在它的下面,恬静地不再复苏罢!”我独自喃喃着,祈祷着,可是远不及自然默默着来得沉痛与伟大。

有许多的日子我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盆火的前面,(我不记得它是我取来的,还是谁送了来的。)先是有着咝咝的声音,不久又发出一种清脆的迸裂响。几块煤或木炭,好象自成一所建筑,但不久就坍倒了,崩陷了,成了一堆象骨骼样的灰烬。短短的过程中,世界也转变成另外的一个了。

能流动的水,都凝结了。血没有停滞的缘故,那是为了心还是温暖的。爱,永恒地是火的燃物!给我火,给我光,我就会幸福,就会创造出幸福来。

一九四二,一,六。

缪崇群不足40岁的人生道路十分坎坷,个人遭遇不能不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基调。而且他生逢的那个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发生剧变的年代。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具有特定的心态。通过取火这篇短文,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一种常见的情绪:身外世界作为一种异己力量对自身的挤压,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不满、诅咒,进而寻求一种独特的解脱方式来抵制这残酷的外部世界。

作品开头以相当篇幅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感受。这里,一个个场景令人感到狰狞、悲凉、凄厉:窗格上破纸的颤动,“仿佛魔鬼在空的房里眨着眼”;树上枯叶在风中的抖擞,“如同急骤的泪珠,纵横地流在苍白的天底面颊上”;人们在严冬中的瑟缩和寒风尖利的呼啸,汇成了寒冷的进行曲;等等——在作者心中,世界是如此阴冷,如此充满敌意。应当说,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更多的是外部的社会环境在作者心中投下的阴影。

当心灵过于压抑的时候,人们便不能不寻求着忘却。看到冰雪对大地的覆盖,作者衷心地祈祷着:“让一切的回忆,一切的爱、恨、思、怨,都永远地埋葬在它的下面,恬静地不再复苏罢!”然而,这是不可能的。而在寒冷中寻求温暖恰恰是人们的另一种本能。显然,只有火的温暖才能驱散这世界带给自己的冰凉阴冷。于是,作者想起他独自向火时的感受了,他情不自禁地呼唤着:“给我火,给我光,我就会幸福,就会创造出幸福来。”

作者所呼唤的火当然别有深意。他认为,火的温暖其实来源于爱:“爱,永恒地是火的燃物!”作者最终发出的乃是对爱的呼唤。对于不满现状而又找不到出路的现代知识者而言,无奈中也只有发出这种呼唤了。

猜你喜欢
  • 《溯流而上》刘鹏散文赏析

    抽空回了趟老家。老家的天空还是那样,瓦蓝瓦蓝;老家的河流还是那样,碧绿碧绿;老家的风还是那样,清凉清凉。回到老家的感觉,也还是那样

  • 《古代兵法散文·明代兵法·百战奇略》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明代兵法·百战奇略》原文鉴赏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注释】 选自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夹岸:两岸。 中:中间。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 落英:落花。英,花。 缤纷:纷繁杂芜的样子。 【赏析】 一千多年前,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

  • 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全诗赏析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旷望少行

  • 唐宋八大家常见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唐宋八大家常见古诗词,内容包括唐宋八大家古诗词,唐宋八大家的古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古诗。唐:韩愈 柳宗元 宋: 欧阳修 苏轼 苏辙 苏洵 曾巩 王安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

  •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薛福成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 苏轼《留侯论》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①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 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 不惊 ② ,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

  • 戚继光《山海关城楼》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戚继光《山海关城楼》 戚继光 楼前风物隔辽西,日暮凭栏望欲迷。 禹贡万年归紫极,秦城千里净雕题。 蓬瀛只在沧波外,宫殿晓瞻北斗齐。 为问青牛能复度,愿从仙吏受刀圭。 这是一首言志的近体七律。标题虽然是

  • 李商隐《即日》全诗赏析

    桂林闻旧说,曾不异炎方。山响匡床语,花飘度腊香。几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独抚青青桂,临城忆雪霜。

  • 苏轼《次韵孔常父送张天觉河东提刑》全诗鉴赏

    送君应典鹔鹴裘,凭仗千钟洗别愁。脱帽风流余长史,(君喜草书而不工,故以此为戏。)埋轮家世本留侯。(张纲,子房七世孙也,犍为武阳人。墓在今彭山,君岂其后耶?)子河骏马方争出,(麟府马,出子河汊。)昭义疲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