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戚继光《山海关城楼》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戚继光《山海关城楼》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戚继光山海关城楼

戚继光

楼前风物隔辽西,日暮凭栏望欲迷。

禹贡万年归紫极,秦城千里净雕题。

蓬瀛只在沧波外,宫殿晓瞻北斗齐。

为问青牛能复度,愿从仙吏受刀圭。

这是一首言志的近体七律。标题虽然是山海关城楼,但用意不是写城楼。而是写登上城楼极目一眺后的感慨。不过,虽不是着眼于写城楼,但由于作者对历史的回顾与展望,却又在总体上显示了城楼 (即山海关) 对国家举足轻重的重要性。而且,作者有一些看似不着边际的想法,实际上也与这城楼有关。

山海关,古称渝关,也作榆关。又名临渝关、临阊关。为河北省旧临榆县之东门,长城东起之端点。今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明太祖时,筑城置卫设戍。洪武十五年 (1383) 筑城为关。因其背山面海,故取名山海关。山海关东临勃海,北依角山,扼东北至关内的咽喉,自古为战略要隘,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现在,城楼处依然留有昔日镌下的“天下第一关”的大字。山海关不仅是战略要隘,且因其有长城,有雄山,有沙岸,有海波,而成为人们向往的风景胜地。

戚继光的山海关城楼诗,首先写了登楼。“楼前风物隔辽西,日暮凭栏望欲迷”,这是倒装句: 先写所见——楼前辽西那边的大片上地被近前的草木山丘隔断了; 然后点明登楼——黄昏时候,登上城楼,凭栏远眺,越过近前的“风物”,远处一片迷茫。

关于城楼,从诗的字面看,只有这两句。勿怪乎有人对此诗也感到迷茫,觉得后面所写皆非城楼,是不是有点离题、“不甚谐和”了? 其实不然,请看接下来:“禹贡万年归紫极,秦城千里净雕题”。这里说的是: 国家的版图不能缺损,所有来犯的外夷必当芟除扫净!“禹贡”,尚书篇名之一,成书于周秦,篇中把当时的中国划分为九州,也就是中国最早的地理志,因此“禹贡”便代表中国的版图。“紫极”,帝王宫殿的代称。在戚继光的心目中,帝王当然是代表国家了。“秦城”,即长城,因为秦时兴建。“秦城千里”,等于说边防千里。“雕题”,就是纹额,题即额,古代有额上画着花纹的少数民族,借指来犯的外夷,“净”,干净,绝迹,这里作动词用。结合前面两句来看,意思非常明白: 日暮登楼,眺望辽西 (那时是后金待起),烟雾迷茫中不知包藏着多少杀机 (金兀术横行中原,想必戚继光记忆犹新)。在这样的情况下,戚继光喊出了要保卫国土、扫净强虏的心声当然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正是这样的诗句,才表达了这位抗倭名将卫国英雄的崇高使命感的雄伟气魄! 这首诗,也因此充满着豪气!

接下来,是“蓬瀛只在沧波外,宫殿晓瞻北斗齐”。说的是仙境离此不远。“蓬瀛”,蓬莱、、瀛州之谓,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宫殿”,这里是指天宫,即仙宫。“晓瞻北斗齐”,“晓”,明也,是说很清晰地看得见仙宫在北斗星那里。“齐”,作齐全解,是说北斗七星一颗不缺,都看得清,很齐全,当然也很明亮。站在山海关城楼上眺望,看海,看天,仙境离此不远。下文呢?“为问青牛能复度,愿从仙吏受刀圭”。惟愿能有青牛再来运载,好骑着它成仙去哟!“青牛”,千年木精。太平御览引 嵩高记云:“山有大树,或千岁,其精为青牛。”又,道家谓仙人才骑青牛,列异传记老子成仙骑青牛。另,晋·葛洪神仙传也有仙人常驾青牛的描写。故乘青牛为成仙之道。“复度”,再来运送。“能”,能否之意。此句从设问角度提出。“刀圭”,原是刀形玉器钱币, 古代用来调药, 实际是调药的小勺,这里引申为服用仙药。

整首诗的关键字眼是一个“净”字。为保卫国家,外侮必当除“净”。一当外侮除“净”,国家“万年”平安。那么,作为一名扫平倭寇又来镇守北方有功于国的将领,他自己并不企求什么,只希望骑上青牛走向那虚无缥缈的“仙境”。其实,他也知道那“仙境”未必存在,只不过是表示他无意人间利禄,要空手归去而已。

这首诗,写得豪气奔腾,超凡脱俗,格调极高,完全表现了一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的气度与心胸。

这首诗,当是戚继光平定东南沿海的倭寇之后,被调到北方,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到山海关巡视时所作。那是隆庆之初,约在1568年前后,那时,他正四十来岁。戚继光用心于军事,诗词写得很少,只是“未妨余事做诗人”。但每有所作,质量都极高。清人沈德潜、周準将戚继光的诗选入明诗别裁集时评道:“无意为诗,自足生趣,若郭定襄,直于诗坛中位置之。”意思是说,戚继光如果着意写诗,当成为诗坛领袖无疑。这是很有眼光的评价。

这首诗,在表现方法上,较常规有突破。前四句属于一个范畴,后四句又属于一个范畴。这与一般律诗中间两联一体的结构是迥异的。这也看出戚继光思想的不受束缚。这虽属末事,也顺便一提吧。



猜你喜欢
  • 古典文学作品《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太行之阳有盘谷 〔2〕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 〔3〕 ,隐者之所盘旋 〔4〕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

  • 《结交莫羞贫,羞贫交不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结交莫羞贫,羞贫交不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汉·无名氏《古诗》,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王维《菩提寺私成口号》全诗赏析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作品赏析又题作: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据《

  • 郦道元《水经注·序》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水经》据清朝全祖望的研究,产生于东汉初年,但戴震认为它是三国时的著作,作者不明。此书记述了我国河流水道137条,但文字十分简约。

  • 诗经《生民》翻译和译文

    诗篇记载后稷诞生情况,富有神话色彩。歌颂后稷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也写到祭祀求年的事。 厥初生民,(一) 当初生出这个人, 时维姜嫄。姜嫄是他的母亲。 生民如何? 怎样生出这个人? 克禋克祀,(二) 去祭

  • 一个学古诗词的软件(想找一个有古诗词的软件)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个学古诗词的软件,内容包括想找一个有古诗词的软件,可以学习的古诗词App,学习语文包括古诗、文言文的软件。推荐你下载《中华诗词》、《中华古诗文》 http://www.zhsc.com/poemslite.htmhttp://download

  • 白居易《恼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全诗赏析

    吾道寻知止,君恩偶未忘。忽蒙颁凤诏,兼谢剖鱼章。莲静方依水,葵枯重仰阳。三车犹夕会,五马已晨装。去似寻前世,来如别故乡。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庐山冈名。]渐望庐山远,弥愁峡路长。香炉峰隐隐,巴字水

  • 《秋日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咏史怀古诗,描绘秋日傍晚的寂静凄凉景色,抒发了满怀忧愁而又无人“共语”的悲哀,语言凝练,耐人寻味。   诗一开始从写静态的景入笔:一抹夕阳的余晖斜照在还留有残砖破瓦的街巷上。这凄凉的秋暮景色,不禁使诗人触景伤情,忧

  • 邵火焰《不死药》

    马尔教授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造福人类的新药:不死药。顾名思义,服用了此药,即使是身患绝症的人也不会死亡。这可是两

  • 寓言《炳烛而学》意译和解说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 ① 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 ② 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