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大城
【4227】大国大城
(陆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万字,2016年7月第1版,49元)
上、下篇9章:上篇——大国难题:[1]中国经济的欧洲化;[2]在集聚中走向平衡;[3]打破大国发展的“不可能三角”;[4]警惕“扭曲之手”;下篇——大城之解:[5]大城市不死;[6]全球视野下的大城市;[7]城市化之辩;[8]城市社会分割之困;[9]向“城市病”宣战。
城市病主要不是人口规模所致,问题出在规划、技术和管理。要破城市病,需要更有效的规划、技术和管理。
投入没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果是低效率。应该主要进行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资。
地理劣势地区怎么提高收入水平?发展本地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同时,人口流出。
空心村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只需留下少量村落。人口流出地的老龄化靠全国社会保障一体化解决。
本地人和外来人口真的无法好好相处吗?不。如果把人群分成不同身份并差别对待,最终对大家都不好。
人口越往少数地区集中,地区差距越大吗?早期会,过了一个时期之后,地区间差距会缩小。
以人口规模看,上海太大了吗?不,上海太小了。首位城市的人口规模是由国家总人口规模决定的。
特大城市人口能通过行政手段控制住吗?不能。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恰恰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派生出来的。
人口不自由流动会有什么问题?会伤害国家的竞争力。
如果从经济逻辑出发,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是两大因素:市场分割;统一货币。
古代皇帝想三件事:收税、分散风险、安全。
区域经济学的精髓“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东京都人口1200万,东京圈人口是3600万。1/3的日本人集中此地。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也是高度集中。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向往宁静、悠远、离群索居的生活,另一种喜欢热闹、多样性,在人群中扎堆。后者为绝大多数。
大城市的活力在根本上来源于人性。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害怕孤独的。
当前的中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大浪潮中,其面临的理想发展模式远远比农业时代来得复杂。当前,中国的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是三位一体的,必须要凝聚共识。
中国的问题,一向有两种原因,一是不明白,二是装糊涂。“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
公(欧阳修)于修《唐书》,最后至局,专修《纪》、《志》而已。《列传》则宋尚书祁所修也。朝廷以一书出于两手,体不能一,遂诏公看详《列传》,令删修为一体。公虽受命,退而叹曰:“宋公于我为前辈,且人所见多不
-
三衢道中曾幾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幾(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祖籍赣州(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大全南照四百八十寺,内容包括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整首古诗,南朝四百八十寺这全诗是,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整首古诗。【全诗】:江南春作者:杜牧 年代: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原题】: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为韵
-
国学名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出处和解释
【名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志趣投合的人即使有山海相隔也不觉着离得远,追求不同的人即使相去咫尺也不觉着离得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动物名字的歇后语,内容包括含有动物名称的歇后语,动物名称组成的歇后语,含有动物名的歇后语。鼠目寸光 牛鬼蛇神 虎视眈眈 兔死狐悲 龙飞凤舞 蛇蝎心肠 马到成功 羊肠小道 猴年马月 鸡毛蒜皮 投鼠忌器 老牛舐犊 放虎归山 狡兔三
-
跨历商周看盛衰,欲将齿发斗蛇龟。空餐云母连山尽,不见蟠桃著子时。 作品赏析原题:濠州七绝彭祖庙(有云母山,云彭祖所采服也。)
-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
七年级册语文课本课外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后面的课外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册语文课本课外古诗词,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后面的课外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后面的课外古诗词。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 1.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