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3041】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英〕莎士比亚著,屠岸译,30.9万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46元)
△全书共154首,约创作于1592—1603年之间,是一组思想深刻、艺术成就很高的诗歌,主题包括爱情、友谊、生命、时间等,内容涵盖人生、社会、历史等多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这一诗体的表现领域,为多恩、米尔顿、济慈等诗人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莎士比亚(1564—1616年),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世界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其戏剧创作与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齐名,合称四大悲剧家。他的十四行诗也是世界诗歌史上的艺术瑰宝,其成就与他最杰出的剧作并驾齐驱。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呈献对象是南安普顿伯爵。莎18岁结婚,45岁退休,52岁逝世。
○美丽的人不把美传给后代,他终将被人忘却。
○七五:我的思想需要你,像生命盼食物,
或者像大地渴望及时的甘霖;
为了你给我的安慰,我斗争,痛苦,好像守财奴对他的财物不放心:
有时候是个享受者,挺骄傲,立刻——
又害怕老年把他的财物偷去;
刚觉得跟你单独地相处最快乐,马上又希望世界能看见我欢愉:
有时候我大嚼一顿,把你看个够,不久又想看,因为我饿得厉害;
任何欢乐我都不追求或占有,除了从你那么得到欢乐以外。
我就这样子一天挨饿一天饱,不是没吃的,就是满桌的佳肴。
○尽管时光和外貌要使爱凋零,真正的爱永远有初恋的热情。
○爱火烧热泉水,泉水凉不了爱。
○105:真、善、美,就是我全部的主题,
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
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三题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
真、善、美,过去是各不相关,现在呢,三位同座,真是空前。
(2017年3月29日晚9:55阅毕)
-
落花生我是个谦卑的人。但是,口袋里装上四个铜板的落花生,一边走一边吃,我开始觉得比秦始皇还骄傲。假若有人问我:“你要是做了皇上,你
-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将游猎夸轻趫。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鶬迸落连飞髇。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
【原题】:春日陪诸公往戴山眺集暮入北麓得石床岩洞诸胜
-
《中原音韵》 江槎月明高,心犹负羁泊。 千杯殢酒宵静寞,何来梦迭留欢觉。 历烛引风桃花落,沉醉乎,枉自酌。 嫁人衣,半生索。 注:御定曲谱,(迭历烛三字处曲谱定式,定用入声字) (寞落酌
-
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作者: 周文
-
这首诗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全诗艳丽工整,欲出宫体之篱,似启温李之风,张若虚的诗风上承齐梁,下开盛唐,在诗歌的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家往往认为,是初唐四杰为盛唐诗歌的兴盛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实际上,张若虚也是功不可没的一员。
-
绕树无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
-
岁月翩翩下坂轮,归来杏子已生仁。深红落尽东风恶,柳絮榆钱不当春。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大夫行役家人怨,应羡居乡马少游。
-
祭文赏析·《祭奠敬爱的宋玉橡老师》(佚名)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