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四千年
【4437】汉语四千年
(黄复雄、和晓宇编著,黎锦熙绘,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5.5万字,2019年8月第1版,98元)
上下篇。上篇(4章):文字与语言:[1]汉字源流;[2]古今声韵;[3]语文现代化运动(上):1949年以前;[4]语文现代化运动(下):新中国的文字改革运动。下篇(3章):文学与文体:[1]先秦两汉文学;[2]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文学;[3]晚清至民国初年文学。
作为原生文字的汉语文字,有着极为独特的魅力。作为汉民语的语言文字,它有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汉语得名于秦后的大汉帝国;在此之前,华夏民族的言语称为雅言:“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言语、文字从一统中收归王权,在此人类世俗化的进程中,“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霸道既剥夺了全民的创造力,又垄断了汉语,窒息了汉字。
现代汉语常用词是五万多,与之地位相当的牛津简明英语词典有条目24万;据说英语词汇已经接近一百万个,而老牌的或原生的汉字有八万多个。普通人掌握三千汉字就可以混世界,要掌握英语,没有一万左右的词汇量几乎难以进行交流。英语的霸气、丰富可见一斑。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不过在真正的文字产生之始,只是记录个别概念。比如捕获一头鹿,就“画”一头鹿;遇到一只老虎,就“画”一只虎。
六书是古人总结的六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数量有5900多个,已经释读的有1000多字。甲骨文是巫的工作档案,因为甲骨的物性及其窖藏传统,得以保存至今,实属万幸。古代巫、史并称。
人无贵贱,道在则尊。
字词典:尔雅、方言、释名、说文解字、玉篇、康熙字典。
中国传统语言学又叫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个部分,分别应用于字形、字音、字义的研究。
-
【4880】中国经济2020(王德培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6万字,2020年1月第1版,58元)△15部分:①“百年一遇之大变局”;②中国经济向何处
-
名言: 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注释: 翕(xi): 敛缩, 收缩。 句意: 一旦私利欲望侵扰身心, 只得由别人随意摆布。 出处: 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
-
太上老君 (明刻月旦堂《仙佛奇踪》) 《后汉书·楚王英传》: 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后汉书·桓帝纪》: (延熹八年) 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 (延熹九年)
-
别馆君孤枕,空庭我闭关。池光不受月,野气欲沉山。星汉秋方会,关河梦几还。危弦伤远道,明镜惜红颜。古木含风久,平芜尽日闲。心知两愁绝,不断若寻环。
-
站在鸡窝前面,我惊呼有个鸡蛋,且脑海里即刻飘满煮鸡蛋、鸡蛋糕、韭菜炒鸡蛋——诱人的食香。鸡蛋肉粉色,圆圆的,亮亮的,静静地安卧
-
某启:仰蒙仁恩,俯赐手笔。将虚右席,以召下材〔2〕。承命恐惶,不知所措。某幸承旧族
-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作品赏析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①。地下无朝烛②,人间有赐金③。鼎湖龙去远④,银海雁飞深⑤。万岁蓬莱
-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 ① 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
-
清·顾贞观续残香,留好梦,鸳瓦不销霜重。千里月,五更寒,此情持问欢。阑干角,蛛丝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