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草木篇(五首)》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草木篇(五首)》鉴赏

作者: 宋生贵

流沙河

寄言立身者

勿学柔弱苗

——(唐)白居易

白杨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仙人掌

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爱情来得最迟。春天,百花用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轻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抚爱一样。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毒菌

在阳光照不到的河岸,他出现了。白天,用美丽的彩衣,黑夜,用暗绿的磷火,诱惑人类。然而,连三岁孩子也不去采他。因为,妈妈说过,那是毒蛇吐的唾液……

在五十年代中国青年诗人的行列中,流沙河是最为引人注目者之一。这主要凭靠他的率真和才华。1956年秋,他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结业返回四川,心情悒郁。就是在南行的列车上,他写下了包含五首小诗的草木篇。诗作发在1957年出版的星星诗刊创刊号上。未曾料,这组体现诗人善良愿望和爱憎分明情感的诗作,刚一问世,便真的遇到了“一场暴风”,在当时的反右运动中被斥为“大毒草”。年轻的作者也被错划为右派,象仙人掌被“逐出花园”一样,他被逐出文坛。这场不幸扼杀了他二十余年的创作生命,直到1979年,错案平反后,诗人才重返文坛。

草木篇的创作用心是明确的,那就是开篇借唐代诗人白居易两句诗所表达的,“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这当然是直面现实,审度人生的感怀,意在策励人取向于美好的人格建树。因此,“草木”为假托之物,借自然界花草树木的不同形色,不同资质特性,而表达诗人关于现实社会中修身立言的看法。其意是向真、向善、向美的。

在诗人的世界里,自然与生命有了契合,风,土地,花草树木,晨光暮辉,都有了品格。这往往是因为诗人以超越功利的审美态度,与自然物取得了精神上的对话,进而从中发现人间的参照,人生的哲理。在草木篇中,白杨、藤、仙人掌、梅、毒菌,各有其精神,各有其品格,这也恰是诗人从它们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的现象中,发现了世态人格,所以,当在诗中出现时,“草木”则是“人化”的了。“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这是白杨的风采,而人们从她的身上却会看到一种高尚的人生品格:坚守信念,刚正不阿。古往今来,正直的人们是一直崇尚这种精神品格的。如中国历来即对那种“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刚正品格,予以极高赞誉。所以说,“白杨”身上叠印着无数具有这种美好品格的人的形象,特别可以见出那些气度非凡的仁人志士。而与白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藤。他是一个典型的攀附求荣者的形象,没有脊梁,没有骨气,却占足投机的本领。他将全部身心用在窥视机会,并通过依仗他人、牺牲他人而达到爬上高处之目的。诗中写:“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这逼真的描述,不正可以映照出生活中某些投机取巧、借势攀援者的卑污灵魂?仙人掌中的仙人掌“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的独立个性,以及其坚韧顽强的生命意志;梅中梅的迎霜立雪,坚贞高洁,都是人间美好品格的象征。而躲藏在“阳光照不到的河岸”,借助“美丽的彩衣”、“暗绿的磷火”而去诱惑人的“毒菌”,则是含了毒液的“柔滋苗”,是心地阴暗卑鄙者的投影,是腐蚀人心,制造祸患的幽灵,丑陋不堪。

总之,“草木”间传达了年轻诗人诚挚的思想感情和严肃的人生评判。对于白杨、仙人掌、梅,字里行间流露着由衷的敬慕和赞誉。他是将它们的那些高尚品格尊奉为人们“修身立言”应学习和仿效的楷模的。对于以攀附为生的藤和伏在阴暗处的毒菌,则以锐利的目光揭穿其要害,并以无情的笔力给予命中的一击。这一击,使灵魂阴暗卑污者心战,同时对善良者是一种警示。

一切事物的价值,在诗人的世界里,都是以其能否提高人类的崇高的情操为标准的;而所有诗人和诗作的价值,在世人的心目中,也是用和诗人同样的标准去评判的。草木篇是诗人自大自然中发现的人间镜鉴,一面面中都映照出了逼真的形象,给人启悟,令人警醒,让人从中获得建树人生品格的正反参照。诗作这种对社会、对人生,深刻而积极的意义,是使它具有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和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

  • 上一篇: 茶之基本
  • 下一篇: 文明与野蛮
  • 猜你喜欢
    • 杜甫《惠义寺园送辛员外》全诗赏析

      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却望足离筵。 作品赏析【鹤注】此亦广德元年作。【朱注】以下二首,俱见卞圜、吴若、黄鹤本。樱桃结子在春,而熟于四月,今云垂实,盖在春末矣。朱樱

    • 老舍《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 《重九落帽 桓温 孟嘉 孙盛》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九月九日,(桓)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

    • 《次韵刚父即事绝句赏析》

      张复亨,字刚父,湖州乌程人,为作者同乡好友。本篇次刚父之韵而作。诗题为“即事”,实际上只是深夜闻笛而兴起的兴亡之感,并没有详密的叙事成分。闻笛伤心,可以算即事抒情之作。诗歌所步拟的刚父之韵,也就是杜牧《泊秦淮》一诗用韵,全诗内容、情调,也与杜诗相关。所不同的是,杜牧生活在唐朝国运衰颓、已有亡国征兆的

    • 范仲淹《即席呈太傅相公》全诗鉴赏

      凤池三入冠台躔,致了升平一品闲。白傅歌诗傅海外,晋公桃李满人间。上都云远经时别,故国春浓几度还。太史占天应有奏,寿星光彩近南山。

    • 林徽因《悼志摩》全文赏析

      悼志摩林徽因作者简介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人,原名徽音,笔名薇音,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

    • 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全诗鉴赏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池塘得流

    • 古诗词曲意象分析大全(古诗常用意象分析)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曲意象分析大全,内容包括古诗常用意象分析,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分析,古典诗歌赏析意象。1.月亮 思乡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

    • 《绸缪》情诗三百首赏析

      绸缪 【原诗】:绸缪束薪(1),三星在天(2)。

    • 《(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文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师道类名言赏析《(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文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