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新兴艺术派作品分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新兴艺术派作品分析

日本文学派别。昭和初期,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日益高涨,几乎席卷整个日本文坛。为与无产阶级文学相对抗,1929年,在“艺术派十字军”的名义下,不同调杂志同人中的浅原六朗*、尾崎士郎、冈田三郎,文艺都市中的饭岛正,近代生活中的久野丰彦、龙胆寺雄*,新潮社系统的中村武罗夫*、楢崎勤、佐佐木俊郎、嘉村礒多*、加藤武雄*以及新感觉派*中的川端康*成,朝日新闻社的翁久允等结成“十三人俱乐部”,成为新兴艺术派赖以产生的母体。翌年(1930年)4月,由龙胆寺雄为发起人,正式成立了新兴艺术派俱乐部,其后,在龙胆寺雄的倡导下,文艺都市同人舟桥圣一*、阿部知二*、井伏鳟二*,以及文学的堀辰雄*等相继参加,使这一组织的成员达32人之多,至此,新兴艺术派从组织上得以完善。新兴艺术派是反对无产阶级文学的文学派别,中村武罗夫在一九二八年六月的新潮上发表了谁践踏了花园的评论,认为无产阶级文学践踏了艺术的“花园”,宣扬文学要“摈弃主义,突出个性”,成为新兴艺术派代表性的创作观点。雅川滉在他的艺术派宣言中也曾阐述过他们的宗旨:新兴艺术派成员须具有对艺术的“正确认识”,反对无产阶级文学提倡的“事实的真实”,坚持艺术的“反应的真实”。提倡艺术的自我制约性,但并非本质的文学主张。新兴艺术派俱乐部并非是作家们为志同道合的文学活动而结成的文学团体,只是成员们聚集杂谈的场所。他们始终未能提出共同的文学主张。他们的文学创作,以描写“被美化了的都市生活的享乐面”的作品居多。与新感觉派追求方法的新奇相对,他们“以近代的崩溃为背景”,追求社会风俗等题材的新奇。他们的作品在内容和艺术上虽然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很少留下佳作,除1930年由新潮社刊行的新兴艺术派丛书外,没有做出足以确立这一派别在近代日本文学史中的地位的业绩。1931年,在“色情、丑怪、无聊”之宣传风潮鼓动下,内部开始分化:浅原六朗、久野丰彦等宣扬起“新社会派文学”,井鳟二等试笔“无聊文学”,堀辰雄追求起“新心理主义文学”来。这样,新兴艺术派便四分五裂,自行解体。新兴艺术派的代表作家有井伏鳟二、堀辰雄和龙胆寺雄等。

猜你喜欢
  •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赏析》

    【原题】: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迁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盖宰来访约过县斋为一日款深夜而归赋此

  •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① ,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 “客何好?” 曰: “客无好也。” 曰: “客何能?” 曰: “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 “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

  • 杜甫《送韦书记赴安西》全诗赏析

    夫子欻通贵,云泥相望悬。白头无藉在,朱绂有哀怜。书记赴三捷,公车留二年。欲浮江海去,此别意苍然。 作品赏析【鹤注】安西部护府治所,在龟兹国城内,节度使抚宁西域,考天宝十一载,封常清为安西副大都护,

  • 龚静《佛手炖》

    买了几瓶秋梨膏,百合莲子的炖煮次数也频了,秋风秋雨也好,秋高气爽也罢,秋食是定规的。想着倒是可以做佛手炖了,理气和胃利咳,与秋梨膏

  • 《思江南方干》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方干家乡在江南新定(今浙江建德),从题意看,当是滞留长安、春日思乡之作。我国古代怀乡归思的诗词,不啻千万。这种巳被前人重复过无数次的

  • 《酬刘柴桑赏析》

    《酬刘柴桑》前两句“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说没有什么人与他来往,所以他有时竟然忘了四季的节序变化。然事实并非如此,诗人正是在知与不知中感受生命的意趣。之后吟道:“空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墉,嘉穗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 《雨后岚山)(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周恩来)读后感赏析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雨后岚山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周恩来》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山中雨过云愈暗, 渐近黄昏; 万绿中拥出一丛樱, 淡红娇嫩,惹得人心醉。 自然美,不假人工; 不受人拘束。 想起那宗教,礼法,旧文艺,粉饰的东西,

  • 范小青《文满》经典散文全集

    文满 我在乡下广阔的田野里,在清新的气息中自由自在地呼吸,农民孩子质朴友好的感情,好奇渴求的眼睛,使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

  • 结言端直,则言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名言: 结言端直,则言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注释: 结言: 指语言。端直: 正直。骏爽: 清俊明快。 句意: 语言端正挺拔, 就形成了文骨。志气清俊明快, 才产生文风。 出处: 南朝·梁·刘

  • 明溪“接春”

    过立春,明溪人叫“交春”或“接春”。这天,人们最讲求两个“特”:一是鞭炮要特响。民间迷信炮竹响与不响,关系当年家运好坏。鞭炮连发声大,预兆万事顺意;反之卡壳滞响,即兆运气不佳。因此,立春前几天,甚至前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