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岚山)(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周恩来)读后感赏析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雨后岚山·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周恩来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山中雨过云愈暗,
渐近黄昏;
万绿中拥出一丛樱,
淡红娇嫩,惹得人心醉。
自然美,不假人工;
不受人拘束。
想起那宗教,礼法,旧文艺,……粉饰的东西,
还在那讲什么信仰,情感,美观……的制人学说。
登高远望,
青山渺渺,
被遮掩的白云如带;
十数电光,射出那渺茫黑暗的城市。
此刻岛民心理,仿佛从情景中呼出;
元老,军阀,党阀,资本家,……
从此后“将何所恃”?
1917年9月,刚刚结束中学生活的周恩来,怀着救国救民、追求真理的目的,就在那金秋送爽的日子里,东渡日本,开始为期近两年的留学生涯。留学期间,他在潜心学业的同时,热切关注着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对腐朽的反动势力的痛恶溢于言表,对新生的十月革命抱有无比的热情。当时他将自己的爱憎情感倾注笔端,先后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雨中岚山——日本京都、雨后岚山、游日本京都园山公园、四次游园山公园等著名诗篇。
雨后岚山作于五四运动前夕,诗人已决定回国投身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准备踏上归途之际,畅游日本故都——京都著名风景区岚山,他面对黑暗如磐的夜气,遥望满目疮痍的祖国,触景生情,感时述怀,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由两节组成,第一节写雨后暮色苍茫中岚山的美景。诗人在陶醉于自然美景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倾吐出胸中对陈旧的意识形态的厌恶之情。第二节写夜幕降临后登山远眺的情景和作者的心境。诗笔挥洒自如,语言新鲜活泼,写意抒情,自成一体。
这首诗运用象征和对比手法,巧妙地将写景、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起来。用“万绿中拥出”的“一丛樱”象征新生事物;用代表“岛民心理”的“十数电光”象征进步和革命的民气;通过赞美不假人工的自然美,批判矫揉造作的旧文化,歌颂顺时应势而生的新文化和新生的革命政权;从黑夜里的电光中看到民心所向以及反动势力消亡的未来。“自然”和“粉饰”,新生和腐朽,革命和反动,形成鲜明的对照,反映了诗人高洁的审美理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首诗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价值,而且还具有颇为珍贵的革命史学价值。
-
《菊花·浣溪沙干菊》咏菊花诗鉴赏 高继珩露叶
-
老李赚了将近四百万,却来找我诉苦。 老李买过一套二手房,当时八千块一平方米。那套房子花了八十多万,首付了二十多万,贷了六十多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精美古诗词鉴赏,内容包括2030首古诗词及赏析,优美古诗词赏析,优美诗词赏析+出处。《送别》 作者:唐代王维 原文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2、翻译 请你下马来
-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
你又悄悄把清辉,泻往 幽谷和丛林, 你终于又一次涤荡 我烦扰的心灵。 你的目光,脉脉含情地 在我的庭园逡巡, 像友人温柔的眸子 注视我的命运。 往日悲欢岁月的余音, 仍在我心中回荡, 如今我怀着孤寂的
-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栋姿。天骥堕地走,万里端可期。世无阿房宫,可建五丈旗。又无穆天子,西征燕瑶池。才大古难用,老死亦其宜。丈夫恐不免,岂患莫己知。公如松与骥,少小称伟奇。俯仰自廊庙,笑谈无羌夷。清朝竟不
-
名言: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注释: 审: 详察细究。 句意: 听说一件事就要详察细究, 这样才算得上是有福; 如果听说了而不作详察细究, 那还不如不去听。 出处: 《吕氏春秋·察传
-
小合回残梦,开帘转晓晖。霞寒风不定,花落鸟惊飞。病渴偏思柘,朝寒怯减衣。沈钱将谢雪,持底送春归。
-
雪髯霜鬓语伧狞,澹荡园林取次行。要识将军不凡意,従来只啜小人羹。(是日散父老酒食。)西园牡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鹤睡觉时风露下,落花飞絮满衣襟。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苍髯,松也。红萼,
-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著王汉梁/译《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全文赏析
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英国]温斯顿·丘吉尔 著王汉梁 译作者简介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