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全集《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译文赏析
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
【原文】
譬如野干[1],在于树下,风吹枝折,堕其脊上。即便闭目,不欲看树。舍弃而走,到于露地[2],乃至日暮亦不肯来。遥见风吹大树,枝柯[3]动摇上下,便言:“唤我。”寻[4]来树下。
愚痴弟子,亦复如是。已得出家,得近师长,以小呵责,即便逃走。复于后时遇恶知识,恼乱不已,方还师所。如是去来,是为愚惑。
【注释】
[1] 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如狗一般结群而行,夜鸣如狼,是狐狸的一种。
[2] 露地:指空旷没有树木的地方。
[3] 枝柯:树枝。
[4] 寻:寻而、随即。
【译文】
有一只叫野干的小动物,蹲在树下,风吹来,树枝折断了,正好砸在它的脊背上。于是它就生气地闭上眼睛,不想看树了。然后它就离开了这块地方,来到了一块空旷的地方,一直待到天黑也不肯回去。后来,它远远看见大树的枝丫被风吹得上下摇动,便自言自语道:“它在叫唤我呢。”随即小心翼翼地重新回到了树下。
那些愚痴的出家弟子也是这样。他们已经出家了,有了跟师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师父因为徒弟的一些小毛病而呵斥责备他们时,这些徒弟就受不了,逃走了。后来又遇到一些歪理邪说,心中恼乱不已,于是他们又重新回到师父身边。如此这般地来来去去,就是愚痴迷惑的行为。
【评析】
这则寓言主要讽刺那些由于一些呵斥责备而逃离佛门,后来遭到了外道和邪魔学说的侵袭又返回佛门。一个优秀的人的成长,要勇敢接受批评,然后自我完善。批评的滋味自然不好受,但是我们只有服下批评这剂良药,才能够真正地根除我们行为上的“毒瘤”。一个聪明的人,是会从赞扬中得到热情,从批评中得到进步的。
故事征引
圣徒的英文缩写
很久以前有两个孤儿,生活过得很贫困。有时候他们为了填饱肚子,迫不得已才会进行一些偷盗活动。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的原则:绝不偷穷人的东西。
有一天,这两个人看到一户富人家里养着好多只羊,便商量着偷一只回来卖点钱,结果被人逮住送到了管事处,最后给他们的惩罚是,在他们两人的前额烙上两个英文字母ST,意思是“偷羊贼”,然后就释放了他们。
这两个人出来以后,时时处处遭提防、唾弃,没有人愿意跟他们讲话,更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有的只是周围人的指桑骂槐。其中一个人实在受不了这种耻辱,于是逃到了异国他乡,他以为逃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自己会好过许多。可是当他出现在那个地方时,仍然有人不停地问他,你额头这两个字母是什么意思。他不堪痛苦,见人就躲,最后抑郁而终,把自己埋在了野坟中。
而当初跟他同甘共苦的那个人却说:“我虽然无法逃避偷羊的事实,但我仍然要留在这里,我要赢回周围人对我的尊敬。”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这个人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又重新建立起正直的名誉,周围的人也慢慢开始认可他了。
突然有一天,一个陌生人看到这个老年人额头上的两个字母,就问这是什么意思。村里的人就告诉他:“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也有点记不清楚了,应该是saint(圣徒)的缩写吧。”
批评并非就是坏事
从前有一个人住在森林里修行,他心地非常纯净,也非常虔诚,常常热心帮助别人。
有一天,他感到百无聊赖,于是来到林间散步,偶然间发现了一个莲花池,走近一看,池中的莲花正在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十分美丽。这时候,修行人心里有了一个念头:“这么漂亮的莲花,我如果摘一朵插在书房中,让自己沐浴在莲花的芬芳中,感觉一定会很好的!”于是,他俯下身,在池边选摘了一枝,正当他转身想离开的时候,忽听耳边一个低沉而巨大的声音说:“你是谁?竟敢偷采我的莲花!”
修行人被吓了一跳,但他环视四周,什么人也没看见,只好抬头对着天空问道:“你是谁?凭什么说这里的莲花是你的呢?”
“我乃莲花池神,这池里的莲花都是由我精心照料的,枉你是一个修行人,竟然心起杂念,偷采我的莲花,自己不知道反省、检讨、惭愧,还敢问这莲花是不是我的!”空中的声音说。
修行人瞬间醒悟,内心不禁很是惭愧,于是对着空中躬身忏悔:“多谢你的提醒!是我一时迷失了心性,欲将莲花据为己有。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加强心性的修炼,不再贪取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修行人正在自我检讨的时候,又有一个人来到池边,嘴里还自言自语地说:“这里的莲花好漂亮呀!我可以采一些回去,然后拿到市镇上去卖点钱,再去赌一把,很有可能会把昨天赌输的钱赢回来呢!”那人说着就跳进了莲花池,三下五除二就把池里的莲花摘了个精光,原本漂亮的莲花池被践踏得不成样子,池水也变得混浊不堪,连池底的污泥都翻了起来。然后,他捧着一大束莲花,大笑着扬长而去。
而这时候的修行人,目睹了那个人采花的全过程,也一直期待这莲花池神能出来制止、斥责或处罚这个摘莲花的人,但是池畔始终一片静默。眼看着那个人渐渐远去了,他心中充满了疑惑,转回身来愤愤不平地对着虚空责道:“莲花池神呀!我刚才只不过虔诚地采了一朵莲花,你就严厉地斥责我,说我的不是。而刚刚那个人采光了所有的莲花,毁了整个莲花池,你为何一句话也不说呢?”
空中的声音又出现了,说:“你本来是个修行人,你就如同一匹洁白的布匹,沾上一点点的污痕就很明显,所以我才来提醒你,赶快除去污浊,恢复纯净的本性。而刚才那个人沦陷日久,已经无可救药,就如同一块抹布,再脏再黑,他也无所谓,我即使有心帮忙也起不到作用,所以只能任凭他沉沦下去,这才保持沉默。你不要因为受到别人的指责就心生怨恨,你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因为你的缺点能够被人看见,还有人能帮助你纠正,教导你怎样改正,这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呀!”
修行人这才惭愧地点了点头。
-
刻意尚行 ① ,离世异俗,高论怨诽 ② ,为亢而已矣 ③ 。此山谷之士 ④ ,非世之人 ⑤ ,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⑥ 。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⑦ 。此平世之士 ⑧ ,教诲之人 ⑨ ,游居学
-
【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注释与译文]顾,拜访。频烦,殷勤。这两句说:刘备三顾茅庐,殷勤求教于诸葛亮,定下了天下大计;诸葛亮辅助两朝皇帝创业济危,表现了老臣谋国的一片忠心。寥寥数字,把
-
(解题) 本篇以首句“外物不可必”的首二字为题。全篇由几个故事组成,各有主题,不相连属,但都是事物的各种情况。 主旨在言外界事物多样纷杂、类多变化,有的竟至口是心非,真伪莫辨。自当以无为处之,无用方是
-
郡守虚陈榻,林间召楚材。山川祈雨毕,云物喜晴开。抗礼尊缝掖,临流揖渡杯。徒攀朱仲李,谁荐和羹梅。翰墨缘情制,高深以意裁。沧洲趣不远,何必问蓬莱!
-
明孝宗弘治六年,李梦阳举进士,进入仕途,卓然以“复古”自命,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复古派自此逐渐形成,他们在实践中极力模仿古人,出现了大量的拟作。如曾棨此诗,实由李商隐《隋宫》、许浑《金陵怀古》及韦庄《台城》等诗拆零焊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病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疾病”的古诗词,形容疾病的古诗词,描写疾病的古诗词。1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病起书怀》作者:陆游(宋代)2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宋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
-
隔宿书招客,平明饮暖寒。麴神寅日合,酒圣卯时欢。促膝才飞白,酡颜已渥丹。碧筹攒米碗,红袖拂骰盘。醉后歌尤异,狂来舞可难。抛杯语同坐,莫作老人看。
-
人主有三守 ① 。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人主不心藏而漏之近习能人 ② ,使人臣之欲有言者不敢不下适近习能人之心,而乃上以闻人主。然则
-
堤柳才黄已落梅,寻芳弭盖共徘徊。桑城日暖蚕催俗,麦垅风和雉应媒。别浦人嬉遗翠羽,弋林春废锁歌台。归鞍暮逼宫街鼓,府吏应惊便面回。 作品赏析【原题】: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昨日偶陪後骑同适近郊谨成七言四韵
-
《回忆像潇潇雨丝顾工》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从我生出第一颗稚牙, 到我揪下第一根白发, 这中间度过了、经历了 多少纷乱而艰辛的年华 回忆像秋天的潇潇雨丝, 回忆像冬天的片片雪花, 回忆像春天解冻的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