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岗》鉴赏
作者: 任光文淑慧
钟敬文
我住在岭南大学的时候,几度在左近发见的松林,风景都不坏。因想在离大都市不远的那里,会有乡间风味的松林,可以供我们游眺,真是不可多得的。今年移居东山,得见松岗,尤为高兴。因为它近在咫尺,可以日夕往来。每当晚照初沉,余霞还缭绕天际之顷,轻衣木屐,徘徊其间,胸间所蕴积的扰攘,不觉地随着残余的微光而俱退,刹那间,惟空灵占据了我的心。若眉月已有薄辉,或皎月正当团园,这类的夜晚,一人微行其下,阴影匝地,凉风在树梢衣角掠过,神爽意清,悠然遥想。松树始终以幽默的容态相对,我不免因之感到自己日常的蠢动为可怜了。
这样的境地,于扰攘的都市,正如冰淇淋之于炎夏,可说是需要极了。可惜晓得享受的人却不多呢!
作者在小港桥中,写到桥南石路两旁的古松,“郁然苍翠,对之如入异境。松影倒入小溪涧中,有如泼墨佳画,令人神往不移。”就可见到作者对于松树的喜爱之深。在松岗中,作者虽为与松岗为邻尤为高兴,可在文章中并未象小港桥那样着墨于松树的形态,而只取晚照或月夜时自己于松岗中的感受,来虚写使自身思想情感得以升华的松树的品格与神韵,让人从中领略到松树的风采。
松树,在古代文学中常把它作为刚直、贞洁、孤高的人格象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表现陶渊明不与世推移,不随波逐流的耿介高标的品格。正是由于这样,陶渊明才能以弃官归农,淡泊自守。钟敬文所处远非陶渊明的时代,但是现实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也总在迫使他试图从中解脱出来,以得到心灵上的宁静,因而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时或透露出陶渊明的气息。正如钱杏邨说的:“时时的飞驰着那飘渺的山林隐逸之思”。(钟敬文小品序)这种情趣,在松岗中亦颇多流露。
日间无法排遣、而淤积于胸中的尘世的扰攘,只有在晚照初沉的松岗上,随着残阳的余光而俱退,心灵的自我才得以回归。至于眉月已有薄辉,或皎月正当团圆之际,独行松下,尤为神爽意清,可以毫无拘束的骋怀遥想。与之幽默相对的松树,则使他从对日常蠢动的反思之中,精神上得到升华。
无论是松岗上的夕照、月夜如何的变幻,作者的情感思绪总是与之相随、相融,尤其是在松树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树立了自己的行为准则。
文章末尾一段,似有蛇足之嫌。它把上文超脱扰攘世俗的意境又还原到现实中来,以冰淇淋之于炎夏为喻,尤显得单纯实用主义的浅薄。
-
诗人不是农民有一座座尖尖的谷仓诗人是棕熊只有一口没有主人的空洞当冬天来临,他们别无他法只有坠进洞若是没死,就开始一个季节的昏眠乘地
-
苏轼 二郎侄:得书知安,并议论可喜,书字亦进。文字亦若无难处,止有一事与汝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翻译与解读
-
华夏龙根荫前裕后 人文始祖耀古烁今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孙中山)
-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上元元年初夏作,观“榉柳”,“楷杷”可见。《世说》:王大将军旧有田舍名。
-
【生卒】:1924—【介绍】: 智利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1924年出生于圣地亚哥的一个自由职业家庭。毕业于圣地亚哥天主教大学,作过《埃尔
-
王国维《人间词话·不值许费力》经典解读 不值许费力 “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此等语亦算警
-
别卢秦卿司空曙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司空曙(约720—约790),字文明,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安史之乱,避地
-
论题解析 [解题]诚信(honesty),就是诚实讲信用。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一切
-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