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阳光》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阳光》鉴赏

作者: 王春来

万禹

这里,终年见不到阳光。

不是监狱的高墙,挡住了太阳,不是牢门的铁窗,锁住了阳光。

啊——你这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呵。

谁说这里没有白天,只有黑夜?

当矿灯射向煤海,翻腾的煤海就会金光四射,涌现出圣洁的、灿烂的……那是燃烧的太阳呵。

于是,暗夜被驱退了……

仿佛走过了漫漫长夜,迎来黎明的第一道曙色,井口的亮点在、扩大,我的心也豁亮了。

升井了,天有多蓝,地有多宽!长长地吸口新鲜空气吧,别提有多舒坦。只是得眯起眼睛,别瞅太阳,那阳光太强烈、太耀眼……

我躺在山坡上,真想脱个精光,痛痛快快地晒晒太阳。

我应该享受那份属于我的阳光。

热烘烘,暖洋洋的,我仿佛溶化在阳光里。朦胧中,我拥抱了千万个太阳……

万禹生在煤矿,长在煤矿,并且当过煤矿工人,可以说他对矿山十分熟悉,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样他写起矿山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几笔勾勒,便能凸现出采煤工那高大形象,和那颗金子般的心。

人们都说:采煤工人是“在地狱中修造天堂的人。”他们在数百米的地下,漆黑的掌子面上只有那盏矿灯照明,却采来光明与温暖送给千家万户。

井下没有一丝阳光,但在采煤工心中没有黑夜,每个人手中捧起一轮太阳。煤矿工人宁愿吃尽人间的苦,因为他们掂出了自己工作的重量。

作者写到采煤工人井下艰苦的工作条件时,并没有罗列黑暗、阴冷、潮湿、狭窄、危险、空气污浊、煤粉呛人等等,却是惜墨如金,只用两句带过。作者深知,要想刻画出采煤工高尚的品质、闪光的心灵,不把工作条件与环境写透,是不能奏效的,平铺直叙地写来又落入了俗套,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以“乐”写“苦”的手法:采煤工升井后,感到天分外蓝、地分外宽、空气分外新鲜。采煤工人对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忘掉的太阳,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享用阳光近似贪婪:“真想脱个精光,痛痛快快地晒晒太阳”,井下的艰苦工作环境,未着一字,却让读者尽得其味。

有的作者只怕读者不解其意,把话说尽。万禹在这篇散文诗中,注意了语言含蓄,如“我躺在山坡上”,“我仿佛溶化在阳光里”,读者只要稍加品味,就不难想见:升井后采煤工是那样慵懒、疲惫不堪的样子,是由于采煤工把全部精力、劲头、汗水都交给了掌子面,溶进了煤炭之中。

“朦胧中,我拥抱了千万个太阳”,这最后一句除照应前边外,还起到总揽全篇的作用,使采煤工的精神境界大放光芒:升井后,躺在山坡的草地上,沐浴着阳光,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最高的享受……此时已和草地、阳光、空气溶为一体,在这微醺、朦胧之中忘记了身处何地,似乎又回到了采煤掌子面,拥抱的是“潜在的太阳”——煤海!

作者长时间和煤矿工人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所以写起来亲切感人,如写升井时的情景:“迎来黎明的第一道曙色、井口的亮点在扩大”,“只是得眯起眼睛,别瞅太阳……”读起来生活气息非常浓郁,这些都来自亲身体会,否则是写不出来的。

这篇散文诗语言朴实,是用煤矿工人的语言写成的,如“我的心也豁亮了”,“别提有多舒坦”,“别瞅太阳”,“我躺在山坡上,真想脱个精光,痛痛快快地晒晒太阳”,“热烘烘,暖洋洋”……俯拾即是。这些语言朴实得就像那亮晶晶的煤块一样,有着丰富的意蕴与内涵,我想煤矿工人们读起来一定感到卡分亲切。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喜雨》全诗赏析

    圃旱忧葵堇,农旱忧禾菽。人各有所私,我旱忧松竹。松干竹焦死,眷眷在心目。洒叶溉其根,汲水劳僮仆。油云忽东起,凉雨凄相续。似面洗垢尘,如头得膏沐。千柯习习润,万叶欣欣绿。十日浇灌功,不如一霡霂。方知宰生

  • 张朝柯《吉尔伽美什》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张朝柯 【作品简介】《吉尔伽美什》史诗反映

  • 孙继泉《青年创客的林业梦》

    一2015年3月22日,星期六。这一天,温暖和煦,阳光普照。济宁市霍家街小学五年级学生唐树榛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位于凫山脚下邹城市的

  • 释志南《绝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宋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短篷:带篷的小船。杖:拄着。藜(l):一种植物。这里指用藜茎做的 手杖。杏花雨:杏花开时下的雨,指微微的春雨。

  • 《徐有功护法尽忠》名言名句解读

    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 【注释】 持身:为人,修身。涉世:接触社会,经历世事。 【译文】 一个人的为人和处世,不能随着环境的改变

  • 古籍名著《醉翁谈录》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笔记传奇话本小说集。十集。宋末人罗烨撰。可能是作于宋末元初,或成书于元。 罗烨,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生平事迹无可考。 本书每集两卷,共二十卷,分二十三类。所载传奇小说,大多转述旧闻或节录《太平广记

  • 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己矣。吾所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

    名言: 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己矣。吾所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 注释: 以谓: 因为。则: 连词, 就。 句意: 因为他要求解决疑难不迫

  • 杜甫《别苏徯(赴湖南幕)》全诗赏析

    故人有游子,弃掷傍天隅。他日怜才命,居然屈壮图。十年犹塌翼,绝倒为惊吁。消渴今如在,提携愧老夫。岂知台阁旧,先拂凤凰雏。得实翻苍竹,栖枝把翠梧。北辰当宇宙,南岳据江湖。国带风尘色,兵张虎豹符。数论封内

  • 西藏小学古诗词汇集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西藏小学古诗词汇集,内容包括描写西藏高原的古诗词,关于西藏的古诗,描写西藏高原的古诗词。唐.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2、唐.吕

  • “空山不见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空山不见人 【出处】唐王维《鹿柴》。 【译注】空山中看不见一丝人影。 这两句诗很生动地刻画出深山的幽静意趣,情韵悠远,耐人寻味。 【全诗】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