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中国
【3908】先知中国
(余世存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5万字,2017年3月第1版,48元)
△是先秦时代的专题史、人物纪传史,作者选其中29位人物的预言为中心展开,并对预言本身予以分析,说明一人、一国都有命运轨迹,人们耳熟能详的重大中国史实多被先知们预言过了。
○在时代的巨变里把握自己,看清命运。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先知,老子和孔子们才有了基础。先知是诸子的先行者、奠基者,诸子是先知的果实……先知就是人类个体生命追寻的方向或目的,由此可知,自己的人生可以展望、可以规划、人可以也应该对自己负责。
○大禹、古公亶父、芮良夫、伯阳父、师服、季梁、申繻、蹇叔、臧文仲、史苏、郭偃、内史过、宰周公、内史兴、刘康公、卜楚丘、单襄公、申叔时、巫臣、范文子、叔孙豹、季札、师旷、叔向、申无宇、梓慎、裨灶、子韦。
○禹预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
○箕子:一双筷子下的天下变局。
○柳宗元认为,一般说来,伟大人物立身处世的原则有三个方面:一是受危难仍能保持正直的品德;二是将治理天下的法典传授给圣明的君主;三是使人民受到教化。
○人有先见之明,有先知先觉,是因为他在一个颠倒的时代坚守了常识。
○妖由人兴,魔从心造。
○刘康公:态度决定一切。人臣应有人臣的样子。
○师旷:从声音里洞悉命运的秘密。预言了晋楚之战的结局,预言了晋国的衰微。其名言:“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在命运的格局里无能为力。
○子韦:天再高,也要倾听底层的声音。
-
宗泽 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宗泽是南北宋之际的抗金名将。靖康以后,金兵大举南侵,他毅然挥师北进,收复了汴京周围的大片失地。他和岳飞一样,是当时最具有号召力
-
钱起《远山钟》唐山水诗鉴赏 钱起 风送出山钟,云霞度水浅。 欲寻声尽处,鸟灭寥天远。 这首小诗,粗读只觉得平淡无奇,而细细品味,却能发现诗中别有一番情趣。那么,它的魅力又在哪里呢? 此诗的题目是《远山
-
汉·贾谊 秦孝公 ① 据崤函 ② 之固,拥雍州 ③ 之地,君臣固守以窥 ④ 周室 ⑤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 ⑥ 四海之意,并吞八荒 ⑦ 之心。当是时也,商君 ⑧ 佐之,内立法度,务 ⑨ 耕织,
-
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3.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4.杨
-
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
-
《先秦散文·尚书·盘庚上(商书)④》原文鉴赏
-
可怜官职好文词,五十专城未是迟。晓日镜前无白发,春风门外有红旗。郡中何处堪携酒,席上谁人解和诗。唯共交亲开口笑,知君不及洛阳时。
-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我秩讶已多,我归渐已迟。犹胜尘土下,终老无休期。卧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诗。[谓将罢官自咏五首。]朝与府吏别,暮与州民辞。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
-
(解题) 本篇以“胠箧”为名,但不是篇文的首二字。只以首二字 “将为”非实字,不能取以为名,故取其下两字。虽非首字,亦当以首字相看。“胠” 旁开也,即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