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4884】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译林出版社,30.75印张,2019年10月第1版,68元)
△13章:①人生的不确定性;②神圣的大学;③敦煌是我的宿命;④千年莫高窟;⑤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⑥风雨飘摇的日子;⑦敦煌的女儿;⑧敦煌石窟艺术;⑨保护就是和时间赛跑;⑩永久保存,永续利用;⑪春风化雨润心田;⑫四十年后终成卷;⑬莫高窟的“莫高精神”。
〇“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唯一自传。考古学人的志业与爱情,石窟考古的殚精竭虑,莫高窟文保的有效探索,“数字敦煌”的远见卓识。
〇文理交融、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是北大精神传统中重要的方面。
〇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严谨诚实,你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绝对不能糊弄人,不能还没做事情就乱忽悠。做人不仅要严谨诚实,还要有定力,有责任担当,不能乱跟风,要走在自己的路上。只有看清楚重要的是什么,才能在关键时候不糊涂。
〇莫高窟创建于公元366年,迄至14世纪,其间连续建造时间长达千年之久。
〇1900年,发生了两件中华民族历史上堪称耻辱之大事。一件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和光绪仓皇避难,北京陷落;另一件就是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和被盗。
〇罗振玉、王国维与中国敦煌学的发轫。
〇莫高窟艺术之特点:规模大;历史跨度长、延续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区域性特征;艺术形式多样。
〇人才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常言道:“好样的人才能办好样的事”。
〇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意思是说,君子的气质有三种变化:远望他的外表,很严肃;近距离接触他,很温和;听他说话,很严厉。
(2020年8月8日中午阅毕)
-
一进峄城,就融入一个石榴的世界。满耳是石榴的故事,满眼是摇动的石榴树。记得小时候,鲁北平原,我们的村落只有一株石榴树,在九奶奶家。
-
魏王大瓢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先生少负不羁才,从军数到单于台。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封侯卫霍
-
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桥声春市散,塔影暮淮平。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
-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
火山石绽放的沧桑之美内心深处一直喜欢气象万千,历经苍古斑驳的凄美。无论是千年光滑的青石板路,还是磨蚀百年的古老城墙;抑或是枯掉的老
-
路敏离开家时是下午三点,那时儿子林林还在摆弄他的计算机。急匆匆出门时她抬头看了一眼天,天上只有一丝云彩,尽管太阳还高悬在天上,那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评析抒情手法,内容包括语文古诗鉴赏中的抒情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古诗词赏析的抒情方法,古诗鉴赏中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都有什么求答案。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及穷海,卧痾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
-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
亦称“意志主义”。主张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世界的本质、万物之源的反理性主义的主观唯心论哲学。它作为一种哲学倾向,古已有之。北非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