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意志论作品分析
亦称“意志主义”。主张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世界的本质、万物之源的反理性主义的主观唯心论哲学。它作为一种哲学倾向,古已有之。北非著名教父奥古斯丁(354-430)和中世纪苏格兰唯名论代表邓斯·司各脱(1265-1308)都把神的意志看作是支配一切和决定一切的。在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和费希特(1762-1814)的哲学中,也夸大意志作用的倾向。唯意志论作为系统的哲学理论,产生于十九世纪上半叶,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广泛传播开来。其创始人是德国的叔本华*。他最先把意志作为世界的本体,建立了具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的意志主义理论体系。德国的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理论,并进一步加以发挥,建立了权力意志和超人哲学的反动理论。唯意志论的代表人物还有德国的哈特曼(1842-1906),英国的卡来尔,法国的居约(1854-1888)、布特鲁(1845-1921),丹麦的基尔凯郭尔*等。
唯意志论的主要特征在于:(1)认为世界的本质、本源既不是物质,也不是感性经验或理性概念,而是情感意志,或者说是下意识的心理本能冲动,情感意志是世界万物产生和变化的决定力量。叔本华说,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2)极力贬低理性,强调本能和直觉。唯意志论者否定人们可以通过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认识世界,甚至根本否定人的一切知识、否定科学。认为只有借助于本能冲动即神秘的直觉才能把握所谓实在。尼采把精神世界看作一片荒漠中的几座金字塔,大部分进不去,进去了也只能发现几具尸体。在他们看来,感觉、概念等都是不可靠的,它们顶多只能作为意志、本能冲动的工具。(3)唯意志论者否认客观真理,认为真理是主观认定的,是意志决定的。俾斯麦的“强权胜过公理”的理论,就是来源于尼采的权力意志论。(4)在社会历史观上,公开鼓吹英雄史观,在社会政治观上,唯意志论者大都公开站在腐朽、反动的势力一方,公开敌视人民、敌视群众、敌视一切社会革命,公开为反动阶级对人民的最野蛮、残酷的掠夺、压迫辩护。有的还被公认为法西斯的理论先驱。
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开创了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一种主要思潮,对各种哲学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实用主义的主观真理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德法等国流行的生命哲学*以及当代的存在主义*都是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因而成了现代派文学艺术深刻的哲学根据。现代派否定典型化、个性化,否定形式美,破坏艺术规律,都可以从唯意志论中找到根源。
-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
欧阳修《伊川独游》 欧阳修 绿树绕伊川,人行乱石间。 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 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 岩阿谁可访,尽兴复空还。 欧阳修的诗多受唐人李白、杜甫、韩愈、孟郊等的影响,以气格为主,形成不
-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作品赏析【注解】:1、嵩:中岳嵩山,在今河南。2、双鲤:指书信。3、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以汉武帝陵墓而得名。【简析】:这首诗以感谢
-
新结一茅茨,规模俭且卑。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阴合连藤架,丛香近菊篱。壁宜藜杖倚,门称荻帘垂。窗里风清夜,檐间月好时。留连尝酒客,句引坐禅师。伴宿双栖鹤,扶行一侍儿。绿醅量盏饮,红稻约升炊。龌龊豪家
-
白菜汤一个老农妇,是个寡妇,只有唯一一个儿子——二十岁,是村里最强壮的工人,但是他死了。村庄的女主人听说了老农妇的悲惨遭遇后,在葬
-
《老子·三章》是《道德经》的一部分,强调无欲无求的境界,并提倡以柔弱克刚强。全文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诠释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通过反问和讽刺的手法,点出了人们过度追求权力和物质的愚蠢。这篇文章是古代中国哲学的珍贵遗产,也是对人类智慧的一次深刻思考。
-
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三江灭无口,其谁识涯圻。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问知岁常然,哀此为生微。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仰视北斗高,不知路所归。舟行忘故
-
痛苦与厌倦之间 ◆ 叔本华 生命剧烈地在痛苦与厌倦的两端摆动,贫穷和困乏带来痛苦,太得意时,人又生厌倦。所以,当劳动阶层无休止
-
某尝入一富室,见四海奇珍山积,曰:“某物予取诸蜀,某物予取诸越,不远数千里,积数十年以有今日。”谓予:“公有此否?”曰:“予性无所嗜,设有所嗜,则百物无足而至前。”问:“何以得此?”曰:“我只是积钱。
【名句】某尝入一富室,见四海奇珍山积,曰:“某物予取诸蜀,某物予取诸越,不远数千里,积数十年以有今日。”谓予:“公有此否?”曰:“予性无所嗜,设有所嗜,则百物无足而至前。”问:“何以得此?”曰:“我只
-
曹雪芹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却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彼时雨村即拘原告来审,那原告道:被打死的乃是小人的主人。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