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鉴赏
作者: 姜丽华
许淇
白夜,我骑着驯鹿,在森林中漫游。
我想唱一支歌,但我不愿启齿;我想吹口哨,却又不忍打破这透明的凝静。呵,世界是银色的!在一块亮银的底版上,铸镂了花纹——用熏蚊蚋的篝火的青烟篆写。这半暗不明、不是白昼又象白昼、似睡非醒的界限,只酩酊的鹿铃在那边缘迂回。我前方是七叉的鹿茸拨开花蔓;我胯下是月白的驯鹿的脊背,载着我,在银灰的朦胧中浮泛……
白夜,我骑着驯鹿,在森林中漫游。
森林中满涵着迷离的斑驳的树影,好象丽天的繁星,闪着无数神秘的眼睛。莫克湖上空高旷的夜,反若浓霜覆盖大地,雪野一般地洁净。呵,野刺玫的香气多么浓!如同弥涨的暗潮,涌来缠绵的怀恋。
白夜,我骑着驯鹿,在森林中漫游。
我不知向何处去?又不知奈此良夜何?我是受北极光的指引?为什么不由己地驱着驯鹿向守林人的小屋靠近?在莫克湖边,白天鹅忽然从梦里醒来,听得见它沐浴的轻轻泼水声……停,快停,莫惊动它,我的驯鹿!也莫惊动守林人的女儿——鄂伦春的艾吉伦,她和打猎的青年阿玛哈,就象连枝的白桦,在透明中入定。于是,代……替我唇边的歌和口哨,北极光摇荡而消溶,消溶于真正的黎明……
白夜,我骑着驯鹿,在森林中漫游。
白夜在兴安岭只能停留一天,可是,只享有一天白夜的兴安岭却分外的美丽与妖娆。
大自然把白夜赐给了兴安岭,于是,兴安岭有了透明的凝静,铸镂了花纹,有了似睡非醒的界限,森林的天空上闪着神秘的眼睛,白天鹅惊喜地沐浴,森林的儿女结成了连枝的白桦……这一切都发生在白夜,形成一个奇妙的组合。诗人的情思随着这一组合的画面起伏波动,就象驯鹿漫游一样,容与自然,了无忙迫。
在诗人画笔的款款描绘中,与人类形成相互默契的和谐,诗篇以联翩而至的魅人意象创造了一个仙境般的艺术天地,那图画般的色调、乐曲般的旋律、舞步般的节奏,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它来自诗人对兴安岭白夜的新奇体验,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兴安岭自然景观和森林儿女的惊羡之情。基于这种情感,诗人才不愿打破他感受到的凝静,于是自然和人类就达成了和谐的交融。这是诗篇的意境显现,它是相当完美的。
-
【注释】: ②吾道:指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九域:指中国,我国古书记载,古分天下为九州,故有此称。 ③大孤山:在江西省九江市东南鄱阳湖中,正当湖水流入长江之处。小孤山:在江西省彭泽县北长江中,与大孤山遥遥相对。
-
嘉树丛生秀,兹楼层汉傍。飞甍临万井,伏槛出垂杨。卷幕晴云度,披襟夕籁凉。出河瞻帝里,风月坐胡床。爱客东阿宴,清欢北海觞。淮南多雅咏,岁晚翫幽芳。
-
慧远《庐山记》 慧远 山在江州浔阳南,南滨宫亭,北对九江。九江之南为小江,山去小江三十里余。左挟彭蠡,右傍通州,引三江之流而据其会。《山海经》云:“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障”,彭泽也,山
-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①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②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③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④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⑤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⑥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⑦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
【4315】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张逢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5 5万字,2015年1月第1版,49元)10部分:[1]企业家与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
-
不与老为期,因何两鬓丝?才应免夭促,便已及衰羸。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闭目常闲坐,低头每静思。存神机虑息,养气语言迟。行亦携诗箧,眠多枕酒卮。自惭无一事,少有不安时。
-
【原题】: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鸣连日腊朔之夜雷电彻晓大雨两月乡村人来说虎食人经秋不去
-
太华之松千岁青,尝闻其下多茯苓。地灵山秀草木异,往往变化为人形。神仙不欲世人采,覆以云气常冥冥。台郎何年得真诀,服饵既久毛骨清。汝阳昔见今十载,丹颜益少方瞳明。郡斋政成罇俎乐,高谈日接无俗情。诏书忽下
-
这天春分。明人忽然想起了老师。十年前的这一天,明人就去老师家祝过寿,那时老师正届古稀。时光荏苒,当年的班主任老师今年应该是耄耋之年
-
霜天留后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作品赏析留后:一作留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