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板》鉴赏
作者: 韩宗敏
郭风
我在生命的调色板上,大胆地涂着蓝色,绿色和红色……
以天空的蓝色,涂着崇高的理想,以草的绿色,表示生命的强旺和繁荣,以红的火焰燃烧着我的热情和豪迈……
虔诚而心悸地,我当着生命的画师
一九四一年
郭风的调色板,洋溢着激情,蕴含着诗意,催人奋进,激人向上,作品借对三种色彩——“蓝”、“绿”、“红”的感受、认识和理解,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和崇高的生命追求,自塑一个孜孜以求的可敬可爱的进步青年形象。在作者的散文诗作品中,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作品。
诗篇开门见山地写道:“我在生命的调色板上,大胆地涂着蓝色,绿色和红色”,非常突兀而遒劲。“大胆”一词,更加有力地表现了“我”面对现实、未来的自信和勇气。接着紧承上节,借对三种色彩的感受,以象征笔法表白了自己要塑造一个怎样的自我。“蓝色”是“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冰心绿的歌,下同),所以,“我”要“以天空的蓝色,涂着崇高的理想”。“绿色”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所以,“我”要“以草的绿色,表示生命的强旺和繁荣”。“红色”能“振奋我的精神”,所以,“我”要“以红的火焰燃烧我的热情和豪迈”。三种色彩,三种寓意,这调色板上不是将诞生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充满青春朝气与热情的生命吗!何况“我”又是那样“虔诚而心悸地”从事着这一项自我塑造的工作,“当着生命的画师”呢!
短短的调色板,竟能开阖自如,亦有起承转合的章法独运,且起得突兀,承得自然,转得有情,合得有味,确为一篇精致之作。
-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 小令鉴赏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一首描述长江壮丽景色的小令。作者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巧妙的比喻手法,描绘出了长江的波澜壮阔和奔流不息的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思考。读完这首诗,我仿佛能感受到长江奔流的气势和生命的脆弱。它让我明白了生命的短暂和宝贵,也激励我要珍惜每一天。”
-
《墨子·非攻》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创作的一篇文章。文章主要阐述了墨子对战争和暴力的反对态度,提倡和平与爱心。墨子认为通过非攻战胜,达到和谐共处的效果更好。这篇文章以其思想深刻、表达直接的特点,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王昶:游珍珠泉记 王昶济南府治为济水所经。济性洑而流,抵巇则辄喷涌以上。斩木剡其首,杙诸土,才三四寸许,拔而起之,随得泉。泉莹然至
-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出处】唐李白《 渡荆门送别 》 【译注】我从远处渡过了荆门山,来到楚国境内漫游。 【全诗】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
耀县城东1.5公里的药王山,本名五台山,这里传为药王孙思邈隐居之处,人们为纪念他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改五台山为药王山。(唐时名“磬玉山”,宋、金、元、明各代均称五台山。)药王山海拔1100米,由五
-
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蝴蝶作团飞。王孙出游乐忘归,门前骢马紫金鞿。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头谁敢睎。扣门狂客君不麾,更遣倾城出翠帏。书生老眼省见稀,画图但觉周昉肥。别来春物已再菲,西望不见红日围。何时东山
-
精品唐诗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 不可则止, 毋自辱焉。”
名言: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 不可则止, 毋自辱焉。” 注释: 子贡: 姓端木, 名赐, 字子贡, 孔子的学生。问友: 问怎么对待朋友。忠告: 尽心竭力地劝告。善道: 好好地开道。之:
-
世路重禄位,孔栖栖者孔宣。人情爱年寿,夭死者颜渊。二人如何人,不奈命与天。我今信多幸,抚己愧前贤。已年四十四,又为五品官。况兹知足外,别有所安焉。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遥篇。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外顺世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