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伐樱桃树赋并序》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伐樱桃树赋并序》鉴赏

作者: 李贤臣

萧颖士

天宝八载,予以前校理罢免(1),降资参广陵太府军事(2)。任在眼外,无官舍是处,寓居于紫极官之道学馆,因领其教职焉(3)。庙庭之右,有大樱桃树,高累数寻,条畅荟蔚,攒柯比叶,拥蔽风景。腹背微禽,是焉栖托,颉颃上下,喧呼甚适。登其乔枝,则俯逼轩屏(4),中外斯隔,予实恶之。惧寇盗窥逾,因是为资,遂命伐焉。聊托兴兹赋,以儆夫在位者尔。赋曰:古人有言,芳兰在门,不得不锄(5)。眷兹樱之攸止,亦在物之宜除。现其体异修直,材非栋干,外森沉以茂密,中纷错而交乱,先群卉以效谄,望严霜而凋换,缀繁英兮霰集,骈朱实兮星灿,故当小鸟之所啄食,妖姬之所攀玩。

赫赫阅宇,玄之又玄(6)。长廊霞截,高殿玄褰(7)。实吾君聿修祖德,论道设教之筵(8)。宜乎莳以芬馥,树以贞坚。匪夫松筱桂桧,茝若兰荃(9),猗具美其在兹,尔何德而居焉?

擢无庸之琐质,蒙本枝而自庇(10)。汩群林而非据,专庙庭之右地(11)。虽先寝之或荐,岂和羹之正味(12)!每俯临乎萧墙,奸回得而窥伺,谅何恶之能为,终物情之所畏(13)。于是命寻斧,伐盘根,密叶剥,攒柯焚。朝光无阴,夕鸟不喧,肃肃照明,旷荡乎阶轩。

嗟乎!草无滋蔓,瓶不假器(14),苟恃势而将逼,虽见亲而益忌。譬诸人事也,则翼吞并于僭沃(15),鲁山逐于强季(16),琳峻擅而吴削(17),伦同专而晋坠(18)。其大者,虎迁赵嗣(19),鸾窃齐位(20),由履霜而莫戒,聿坚冰而荐至(21)。呜呼!乃终古覆车之轨辙,岂寻常散木之足议!

伐樱桃树赋是一篇充满愤激之情的作品。赋前的序文交代了写作的原因和目的。天宝八载(公元749年),萧颖士因触怒权相李林甫,被罢免集贤殿书院校理,贬谪为广陵府参军事。这是一个不在编制的闲职,没有住房,只好寄居在道观里。庙庭的右边有一株大樱桃树,挡风遮光,群鸟喧闹,不得安宁。又担心益贼利用樱桃树窥伺院内,翻墙入室,于是遂命人砍掉此树,并写下这篇赋。作品“托兴以儆”,对李林甫进行了义正辞严的笔伐。

赋的开首引述前代故事,以“芳兰在门,不得不锄”为据,说明樱桃树也在“物之宜除”之列。首先,樱桃非良才佳木,品质低下,小鸟啄食,妖姬攀玩。不当与芳兰相比,芳兰尚且不可“在门”,何况樱桃?其次,“兹樱之攸止”,又非一般的门庭,而是道观紫极宫,“实吾君聿修祖德,论道没教之筵”,“在门”尚且得除,何况所在之门又是道观圣地?以上从樱桃所居非分落墨,笔端暂且不露影射锋芒。接下来,更从利害着笔,言樱桃“在门”,将祸起萧墙,不仅“宜除”,而且务必除之,此节文字颇妙,句句伐樱,又句句诛李,影射入微,贴切自然,深刻揭露了李林甫的奸邪面目;语言愤婉、激切,声情并茂。最后一节,由伐樱而生发开去,直书人事。作者发挥“瓶不假器”的观点,列举了历史上种种篡权窃位的事实,提醒最高统治者防微杜渐,记取前车之鉴。

本文以散体为序,骈体为赋,优美的序文基本上概括了赋的思想内容,形成骈散相映的特色,这种文学现象既表现了古代散文对赋体的渗透,又显示了当时依然是文重典雅的审美倾向。

此赋在当时影响甚大。新旧唐书·萧颖士传均引述讥刺李林甫之语,但认为它是泄一己私愤之作,“君子恨其褊”。这就抹煞了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和严肃的战斗精神,殊失其写作的旨趣。

猜你喜欢
  • 李商隐《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全诗赏析

    国以斯文重,公仍内署来。风标森太华,星象逼中台。朝满迁莺侣,门多吐凤才。宁同鲁司寇,惟铸一颜回。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出处】唐王维《八阵图》。 【译注】长江一直在奔流着,但诸葛亮的八阵图遗迹却终不消失。 遗憾的是刘备不听诸葛亮的话大举侵吴,结果遭到惨败。语句深沉,无限感慨。 【鉴赏

  • 白居易《鸡赠鹤》全诗赏析

    一声警露君能薄,五德司晨我用多。不会悠悠时俗士,重君轻我意如何?

  • 于园

    【题 解】于园在瓜洲长江边,清王士祯《瓜洲于园二首》诗:“于家园子俯江滨,巧石回廊

  • 季栋梁《余生》

    余生走进办公室,在进自己坐的角落时尽管侧了身子,还是碰到了小陈的桌子。小陈的办公桌摆在西门边。这是处里最糟糕的位置。一是有人进出,

  • 《野有死麕》原文与鉴赏

    作者: 刘晓亮 【本书体例】

  • 《月牙岩赏析》

    诗的第一句就用生动形象的把“月牙岩”点了出来,。作者为体现拂晓“月牙岩”的静,用岩头黄乌的啼声来做陪衬,这样动静相生就更能体现“月牙岩”在天刚亮时的幽静了。

  • 赏不僭而刑不滥, 赏僭, 则惧及淫人; 刑滥, 则惧及善人。

    名言: 赏不僭而刑不滥, 赏僭, 则惧及淫人; 刑滥, 则惧及善人。 注释: 僭: 过分。淫人: 坏人。 句意: 赏赐不要过分而刑罚不滥用, 赏赐过分, 就怕恩及坏人, 刑罚滥用, 就怕殃及好人。 出

  • 《木兰诗》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①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③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④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⑤ 阿爷无大儿,木

  •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赏析》

    诗题名其画为“秋景”,有的记载称这幅画为“秋景平远”,或作“秋山林木平远”。综合各种称谓来看,“秋景”是对这幅画的内容总的概括,而具体呈现秋景的则是山水及林木,所谓“平远”即是指画中辽阔的水面景象。   第一首题咏诗的着眼处在于水面及其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