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古今中外论要选辑
【5325】关于学习:古今中外论要选辑
(本书编选组,党建读物出版社,10万字,资治文丛之一,2020年10月)
△5部分:重要论述;时说新语;古人论学;历史一瞥;海外撷英。
〇文章合为时而著,书籍为资治而用。
〇顾炎武:“必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必有济世安民之识,而后可以考古论今”。
〇荀子劝学、杨雄学行、章学诚原学。
〇习近平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要正确把握方向,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好学才能上进。
〇怎样学习?[1]学习要有时代性;[2]学习要抓住基本的知识;[3]学习要有方法和立场;[4]学习要有事业和职业的目的及长期的计划;[5]学习要有一定的中心对象;[6]学习要抓住要领;[7]学习要有批判的、革命的、实践的精神。
〇费尔巴哈论:“一切东西在辩证法面前没有神圣”。
〇学习是人们增加知识、改善知识结构的必要途径,也是人们不断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
〇荀子·大略:“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〇杨雄:“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〇章学诚原学:“古人之学,不遗事物,盖亦治教未分,官师合一,而后为之较易也”。
(2021年1月31日下午阅毕)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朗读比赛目的,内容包括古诗诵读大赛的意义是什么,古诗诵读大赛的意义,新年到了,四年级要举办古诗词朗诵比赛,这次比赛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味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培育青少年的民族精
-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
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亦应不得多年听,未教成时已白头。
-
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夫黄芦岸白渡口〔黄芦,芦苇,水边生长的植物。白(pín),水中浮草,浅水多年生植物。杜甫《丽人行》:“杨花雪落
-
题解 这首诗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天宝四年(745),李白由山东南游吴越,天姥山是浙江的名山,李白很神往。他在即将登临吴越名山胜水时,激起了对天姥山的憧憬。于是写了这首诗,展示诗人自己不与世俗同
-
玉钗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当时薄命一酸辛,千古华堂奉君子。水边何处无丽人,近前试看丞相嗔。不如丹青不解语,世间言语元非真。知君被恼更愁绝,卷赠老夫惊老拙。为君援笔赋梅花,未害广平心似铁。
-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出处】唐李商隐《 瑶池 》 【意思】 瑶池上西王母的雕花窗户向东敞开,只听见《黄竹歌》声震动大地人心悲哀。 【全诗】 《瑶池》 .[唐].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
-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穀梁传·僖公十五年》,重道立德类名言句子
-
黄庭坚《鹧鸪天》黄庭坚 黄庭坚 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① ,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 ② ,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 ③ 。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
-
《先秦散文·庄子·列御寇(节选)》原文鉴赏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