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百喻经全集《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百喻经全集《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译文赏析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原文】

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1]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2]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洄洑驶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少习禅法,安般[3]数息,及不净观,虽诵其文,不解其义。种种方法,实无所晓,自言善解,妄授禅法,使前人迷乱失心,倒错法相,终年累岁空无所获。如彼愚人使他没海。

【注释】

[1] 捉船:驾驶船。捉,把持。

[2] 矶激:水冲激凸出的岩石而腾涌。

[3] 安般:梵文音译,全称“安那般那”,意译出息、入息。安般数息:安般,梵文Anapana,或译安那般那,安是呼出气息,般是吸入气息,一心点数那气息,勿令忘失,就叫做数息观。

【译文】

从前有一位长者的儿子与一帮商人入海去采宝。这位长者的儿子很会背诵入海驾船的方法。如果遇到大海中有漩涡、洄流和礁石的地方,应当怎样驾、怎样撑、怎样停之类。他对大家说:“入海驾船的方法,我全知道。”众人听了,都对他的话深信不疑。船驶入海中没过多时,船师得了急病,忽然死去了。长者的儿子就接替了他,航到漩洄的急流之中,他就大叫着:“应当这样驾、这样撑。”船在漩涡里盘回打转,无法前进到有宝的地方去,没多久,全船的商人都落水而死。

世人也是这样。稍微修习了一点禅法,知道了一点数息观和不净观的观法,虽是记住了文词,却不懂其中的意思,也不了解修行的种种方法,却妄自张扬说已深透理解了,于是胡乱传授禅法,致使前来学法之人迷乱失心,颠倒错乱了诸法的殊别之相,结果一年到头一无所获。就像前面说的那位不会驾船的愚人,使得全船的人都没于海中。

【评析】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看着简单,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而故事中的这个富翁的儿子,只会纸上谈兵,却又在那夸夸其谈,以迷惑众人,最终让一船人无辜丧命。在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不注重实践,不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最后还是露了馅儿。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知道,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不仅仅看他说得如何,还要看他到底做得怎么样。

故事征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从前有一个学僧,非常喜欢雕刻佛像。他雕塑了很多佛像,但是一直没有专家的指导,他雕塑出来的佛像总是不够完美。后来,他听人说有一个禅师对这方面很有研究,就专程去拜访这位禅师。

禅师听了学僧的话,让他每天早上吃完饭都到法堂来一趟。于是学僧就在禅师这里住了下来,每天吃完早饭到法堂时,禅师就把一块宝石放在他手里,让他使劲攥着,然后天南地北地跟他闲聊。聊上约一个小时后,禅师就拿回宝石,让学僧接着回禅堂用功。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个月,禅师还从来没有谈到过雕刻的技术,也没有谈到过雕刻的知识,甚至都没有谈到过为什么要在他手里放一块宝石。终于有一天,这个学僧有点不耐烦了,但又不敢询问禅师,只能自己私下里嘀咕几声。

这一天,禅师仍然像往常一样,拿了一块宝石放在他手里,准备聊天。这个学僧一接过那块宝石,就觉得不对劲,立刻脱口而出道:“老师,您今天给我的,不是宝石啊。”

禅师微笑着问道:“那是什么呢?”

学僧看也不看,就说道:“那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

禅师点了点头,欣悦地笑着说:“对了,雕刻是一门需要心手一致的功夫,现在你的第一课算是及格了。”

学僧恍然大悟,高兴地说:“多谢老师指点,弟子明白了。”

猜你喜欢
  • 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全诗赏析

    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霄。下临千雪岭,却背五绳桥。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朝。犬羊曾烂熳,宫阙尚萧条。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黄图遭污辱,月窟可焚烧。会取干戈利,无令斥候骄。居然双捕虏,自是一嫖姚。落日思轻

  • 描写洛带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洛带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洛带古镇作诗,成都古镇(洛带),写魅力龙泉的诗歌。洛带镇距成都市区约17公里的洛带镇于三国时期建镇,传说是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 洛带镇小镇旁的一口八角井而得名“落带”,后演变为“洛带

  • 宋词典故“种树书”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种树书 【出典】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

  • 古代诗文名篇之散文·陈亮文《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陈亮文《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臣惟中国天地之正气也,天命所钟也,人心所会也,衣冠礼乐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相承也。挈中国衣冠礼乐而寓之偏方,虽天命人心犹有所系,然岂以是为可久安而无事也! 天地之正气

  •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宋]苏轼

    [宋]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

  • 李清照《醉花阴》全诗赏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品赏析【注释】①瑞脑:龙脑香。②金兽:兽形铜香炉。③纱厨:有

  • 王维《送孟六归襄阳(一作张子容诗)》全诗赏析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人际关系·识人”类的诗句。 人心难测,各怀心腹。即使咫尺之间,也不能得知一二。

  • 苏轼《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全诗鉴赏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 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全诗赏析

    我来入蜀门,岁月亦已久。岂惟长儿童,自觉成老丑。常恐性坦率,失身为杯酒。近辞痛饮徒,折节万夫后。昔如纵壑鱼,今如丧家狗。既无游方恋,行止复何有。相逢半新故,取别随薄厚。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眷眷章梓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