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三长月》译文与赏析
三长月
三长月
【原文】
释氏以正、五、九月为“三长月”,故奉佛者皆茹素[1]。其说云:“天帝释以大宝镜,轮照四天下,寅、午、戌月,正临南瞻部洲[2],故当食素以徼福。官司谓之‘断月’,故受驿券有所谓羊肉者,则不支。俗谓之‘恶月’,士大夫赴官者,辄避之。或人以谓唐日藩镇莅事,必大享军,屠杀羊豕至多,故不欲以其月上事[3],今之它官,不当尔也。”然此说亦无所经见。予读晋书·礼志,穆帝纳后,欲用九月,九月是“忌月”。北齐书[4]云高洋谋篡魏,其臣宋景业言:“宜以仲夏受禅。”或曰:“五月不可入官[5],犯之,终于其位。”景业曰:“王为天子,无复下期,岂得不终于其位乎?”乃知此忌相承,由来已久,竟不能晓其义及出何经典也。
【注释】
[1]茹素:吃素。[2]南瞻部洲:佛经说的四大部洲之一,在须驼山南。[3]上事:上任,就职。[4]北齐书:唐朝史家李百药撰,属纪传体断代史,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余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5]入官:上任,就职。
【译文】
佛教以正月、五月、九月为“三长月”,所以信奉佛教的人都会在这三月里吃素食。他们的说法是:上帝和释迦牟尼用大宝镜,轮流照耀天下四方,寅、午、戌的三个月,正好照在南赡部州,所以应当吃素来请求平安幸福。官僚衙门称之为“断月”,所以驿站接受驿券中的领羊肉之券,就不再支付。世俗称之为“恶月”,士大夫为官上任总是会避开这三个月。有人认为是唐朝时期藩镇到官视事,必定要大肆犒赏军队,此时就会屠杀大量的羊和猪,所以不愿在这三个月上任,现在士大夫上任新官,就不再理会这样的说法了。然而这种说法也没有看见在哪里记载过。我读晋书·礼志,其中说穆帝与皇后的婚礼想在九月举行,可九月是“忌月”。北齐书写道高洋密谋篡夺魏国皇位,他的大臣宋景业对他说:“应该在仲夏五月接受禅让。”有人说:“五月不能到官上任,违犯了,会终止于那个官位,不得升迁。”景业说:“大王做了天子,就已经是最高的官位了,不会在再迁,哪能不停止在这个位置呢?”于是知道这种忌讳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由来已久,可一直都不能理解它的意义及出自何种经典。
【评析】
作者在这里讲的“三长月”,是一种流行在官员中的禁忌,官员不会在这三个月里上任,害怕不能再升迁。禁忌本是古代人敬畏超自然力量或因为迷信观念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曾经起着法律一样的规范与制约作用。到了今天,许多禁忌随着人们对被禁物的神秘感和迷信观念的消除,已经逐渐消亡,但仍有不少禁忌遗留下来了,并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儿童正月不许剃头,对老年人忌说七十三、八十四,等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礼仪、节日、行业等,凡认为不吉利的,几乎都在禁忌之例。
-
干旄 作者: 李继光 【本书体例】
-
点击进入: 郑振铎《蝉与纺织娘》 原文 读完郑振铎的《蝉与纺织娘》,倘若你能再找来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看一看里边的那篇《蝉》,那么你一定会产生莫大的兴趣,发现存在于这二者之间的微妙的差异。
-
杜甫《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杜甫30岁左右壮游洛阳时写的一首洋溢雄豪气势的名诗。
-
长白山前知世郎, 纯著红色锦背裆。 长 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建立大隋封建王朝。其子杨广弑父篡位,自立为天子
-
(系辞下) 自己既没有确实的根据又没有节操的人,他的话必经不住考验。 失其操守的人,因其行背道,是以心人恶。行背道而心从恶,则自我惶悚,其为言,不能光明正大矣。所以说:“失守者,其辞屈。”
-
旧时楼上客,爱把酒、向南山。笑白发如今,天教放浪,来往其间。登楼更谁念我,却回头、西北望层栏。云雨珠帘画栋,笙歌雾鬓云鬟。近来堪入画图看。父老愿公欢。甚拄笏悠然,朝来爽气,正尔相关。难忘使君後日,便一
-
“终日昏昏醉梦间”,这一句是诗人对自己遭遇流放时的内在情绪与外在情态的真实描述。诗人从“抑”起笔,首先抒写其消极浑噩的内心情态。在“醉梦”前面修饰以“终日昏昏”,可见诗人面对流放遭遇所表现出来的极度消沉和一蹶不振。从写法上这是采取了先抑
-
[美国]海伦·凯勒/著刘冬妮/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全文赏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海伦·凯勒 著刘冬妮 译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因为
-
诸葛孔明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毙,此诚危急
-
韩愈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 目前百口还相逐,旧事无人可共论。 粗读诗句,便知诗人所谓过始兴江口感怀,并非闲情逸致的即景遣兴之作,而是诗人于南贬途中重经旧地感怀往事之作。终兴江,即今广东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