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盒笔记.Ⅱ.向世界的郊区撤退
【3506】暗盒笔记.Ⅱ.向世界的郊区撤退
(于坚著,花城出版社,15万字,2016年11月第1版,45元)
△视觉与思丛书之一。黄昏的渔网、金沙江峡谷、德钦县的山、茨中教堂、昭通、怒族母亲、恒河、老昆明的武成路、两条铁轨……
○欧洲,在我的知识里面以为总是充满了革命、变化、此起彼伏的现代主义。可却经常遇见古老的事物、历史、苔藓、十九世纪的钟、十六世纪的浮雕、从未装修过的门。这是欧洲的地面么?我常常感到迷惘。
○那时代许多东西都在重建中,诗歌、寺院、音乐、绘画,年轻一代对宗教的敬畏,那日我站在这大道上,内心感到庄严,我也在重建着过去时代从我心灵中剥夺的许多东西。(1990•中旬)。
○时间是没有国籍,也没有历史的,它对一切事物都是一视同仁。时间的伟大在于,它总是要将事物最基本的面目复原出来。(开远•1992)。
○西藏的建筑总是感动我。这里只有那些最基本的东西,足以令一个人在世界上感觉到安全,感觉到关怀。足够了,一张床、一个碗、一座屋宇,其他都是神的。(西藏•1990)
○问题是,所有的生活都应该得到尊重,你可以根据你的理解去改造生活,甚至冒充上帝普度众生,但是你必须尊重别人的生活,即便那种生活在你看来只是地狱。此世界的暴力往往来自自以为是的世界标准图纸,在拯救的高尚目的下,毁灭着别人的生活还以为功德无量。(昆明•1997)。
-
【生卒】:1894—1982【介绍】: 日本超现实主义*著名诗人、英国文学研究家。生于新潟县。1912年进入庆应大学财经专业。进入大学不久即对
-
作者: 张家顺
-
杜甫 桅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这首诗是《江头五咏》组诗的第三首,这是杜甫在成都度过第三个春天所写。其时杜甫已年过半百,流
-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出处】唐孟浩然《 春晓 》 【意思】夜来一场狂风骤雨,不知落了多少花? 表现了诗人无限的惜春情绪。此诗清新自然,曾广为流传,已载入《唐诗画谱》。 【提示】夜来,昨夜。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指青春是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年华。李大钊《“晨钟”之使命》:“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
-
坊静居新深且幽,忽疑缩地到沧州。宅东篱缺嵩峰出,堂后池开洛水流。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泛渔舟。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田苏日日游。 作品赏析居新深且幽:一作深居新且幽。
-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王昌龄诗鉴赏 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纳杨玉环,荒淫无度,诗人以汉喻唐,
-
词源灩灩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
-
这首词的上片重在写景,通过写 景来抒情说理,寓理于景,寓情于景。景、情、理浑融一体。“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开篇直截了当,写登高望远所见。“秦望山”,因秦始皇南巡时曾登此山观大海,祭大禹,故名。“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