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李太白》译文与赏析
李太白
李太白
【原文】
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1],因醉泛月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予按李阳冰[2]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3]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4]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5]不足信,盖与谓杜子美[6]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注释】
[1]采石:即采石矶,在今安徽当涂县境内。[2]李阳冰:字仲温,是李白的堂叔,宝应元年(762)任当涂县令,为李白诗集作序。[3]试弦歌:担任县令。[4]李华:字遐叔,天宝间官监御史,为权幸所嫉,后去官归隐,为李白写墓志。[5]良:这里是实在的意思。[6]杜子美:名甫,字子美。唐代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历官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有杜工部之称。后人还称其为“诗圣”。
【译文】
世俗都说李白在当涂的采石矶,夜间因喝醉了酒在江上划船,看见月亮的影子映在水中,便俯身捞取,却失足溺水身亡。所以采石矶就有了捉月台。我考察了李阳冰为李白所作的草堂集序,上面说:“李阳冰曾在当涂担任县令,当时李白病得很严重,有草稿一万卷还没有修订,于是在枕头上把文稿交给我,让我作序。”又有李华撰写的太白墓志中也说:“李白是写了临终歌而死。”据此可知,世俗的传言实在是不可信,大概是与传言杜甫因喝了白酒,吃了烤牛肉而死一样的荒诞可笑吧。
【评析】
不可轻易听取谣言。世俗传言说李白是因为喝醉了酒,失足溺水身亡。而经过作者考证得知,李白是因为在病重的情况下写诗而亡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世俗上的传言不一定就是真的,我们可以一听而过,但不能全部都信以为真,一定要通过科学的考察证明才可以。
-
父亲老了。老了的父亲逢人便说起我的好来,在亲戚、在朋友、在村上人的面前。这在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是父亲的儿子,我真的有父
-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摧:摧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白写的描写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李白写“花”的诗,关于花的诗句李白,李白关于花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
-
哀郢《哀郢(yǐng颖)》是《九章》中的一篇。哀郢,哀悼郢都。郢,楚国国都。本篇表现了诗人在流放中的伤感之情和对故乡郢都的赤诚之心
-
宋词典故·瓶罄耻金罍 【出典】 《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汉·毛氏传:“瓶小而罍大,罄,尽也。”东汉·郑玄笺:“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为罍耻者,刺王不使富分贫,众恤寡。” 【释义】
-
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 (1)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2) ,王子晞为尚书 (3) ,领行营节度使 (4) ,寓军邠州 (5) ,纵士卒无赖 (6) 。邠人偷嗜暴恶者 (7)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
深度时间:通过倒置的望远镜事件将我们无辜地卷入其中。我们各自的处境、态度、学识和形象,在事件中如刀刃一般卷了起来。公众的事件形成时
-
诗人重游小时居住地,恍然多少往事涌上心头。诗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千头万绪,欲言还止,而诗人只撷取河边杨柳意象来传情达意。 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之物是“汾上柳”,所抒之情是重返旧地的欢快喜。柳树本是一种没有感情的植物,而诗中以拟人化
-
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 ① ,仅以过冬。暨 ② 春东作,自曝 ③ 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 ④ 室,绵纩 ⑤ 狐貉 ⑥ 。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 ⑦ ,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列子·
-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出处】唐李白《 江上吟 》。 【意思1】五岳: 本为东岳泰山、西岳华 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及中岳嵩 山的总称,这里用摇五岳形容 笔力的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