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类纂《苏子瞻灵璧张氏园亭记》全文
苏子瞻灵璧张氏园亭记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璧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馀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夏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璧,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馀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土风,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璧,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履,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
木兰花慢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
-
幸蜀西至剑门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是一首题画诗,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由于画是送给上司兼长辈的,因此语多谦逊委婉之辞。 首句点明身份与环境,紧扣画
-
苏轼 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之,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迁于洛。”苏子曰: 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自平王至于亡,非有大无道
-
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三万签。
-
【名句】明者防祸于未萌 ① ,智者图患 ② 于将来。 【注释】①未萌:苗头没有出现之时。②图患:估计危害。 【释义】明智的人会在灾祸还未出现苗头时就加以防备,聪明的人能够估计到将来可能发生的危害。 【
-
黄初三年 〔2〕 ,余朝京师 〔3〕 ,还济洛川 〔4〕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 〔5〕 ,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6〕 。背伊阙 〔7〕 ,越轘辕 〔
-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贵质高, 不在数多。固然有
-
凭阑人·无题 无名氏 点破苍苔墙角萤。战退西风檐外铃。 画楼风露清。玉阑桐叶零。
-
《小重山》·岳飞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是南宋初年著名的抗金四大名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