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唯物辩证法大纲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唯物辩证法大纲

【4108】唯物辩证法大纲

(李达主编,人民出版社,36万字,2014年4月第1版,65元)

△共5编(若干章节):[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综合;[3]世界是物质统一体的无限发展过程;[4]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5]当作认识论和逻辑学者的唯物辩证法。

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和革命的哲学。

〇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两千多年来哲学发展的历史,得出结论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〇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〇实践发展到什么水平,认识就达到什么水平。人类目前已认识的还只是世界的极小的部分,但认识与被认识的事物之间没有原则上不可逾越的鸿沟。

〇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孤立与联系、静止与发展、否认矛盾与承认矛盾的观点对立。

〇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考察自然界,从而发现唯物辩证法的一般规律在自然界所特有的表现,这就是自然辩证法;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考察社会历史,从而发现唯物辩证法的一般规律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所特有的表现,这就是历史辩证法(即唯物史观)。

〇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唯物辩证法当然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〇吸取了:唯物论、辩证法、逻辑学。

〇唯物辩证法是彻底的物质一元论。

〇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本原。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意识绝不是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决不是物质世界的创造主。

〇静止并不是单纯消极和保守的因素,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〇物质是运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的,离开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〇整个自然界,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世界到有机世界,都是统一于物质的。所谓“上帝”、“灵魂”等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是没有存在的余地的。

〇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发展阶段。

〇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〇承认或否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后分界线。

〇只有正确地把握了事物的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质。只有正确地把握了事物的量,才能正确地估计这个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〇必须善于发现新生事物,勇于支持新生事物。必须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〇毛泽东说:“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〇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〇唯物辩证法的诸成对范畴: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与现实。

〇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猜你喜欢
  • 欧阳修《答许发运见寄》全诗鉴赏

    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 《古文观止·国语·叔向贺贫》鉴赏

    古文观止·国语·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①,宣

  • 宋词典故“茅容烹鸡”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茅容烹鸡 【出典】 《后汉书》卷六八《郭太传》附《茅容传》:“茅容字季伟,陈留人也。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旦

  • 《浣溪沙·初夏赏析》

    初夏傍晚,酴醾飘香,荇风轻约,词人曲阑凭遍,情思悠长,以至忘了卷帘,耽搁了双燕归梁。全词着墨纤细,抒怀曲婉,表现出女词人体物的精微和咏物的巧思。

  • 六年级古诗词趣味竞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古诗词趣味竞赛,内容包括六年级古诗竞赛题(包括答案,越多越好),六年级古诗的竞赛题,小学生六年级的试题——古诗竞赛。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

  • 苏轼《用数珠韵赠湜长老》全诗鉴赏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耆年日凋丧,但有犊角茧。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 《贫乐庵记》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三休道人税居于燕城之市,榜其庵曰贫乐。有湛然居士访而问之曰:“先生之乐可得闻欤?”曰:“布衣粝食,任天之真。或鼓琴以自娱,或观书以自适,咏圣人之道,归夫子之门。于是息交游,绝宾客,万虑泯绝,无毫发点翳

  • 古代诗歌之袁枚《渡江大风》全译、翻译和译文

    袁枚《渡江大风》 水怒如山立,孤篷我独行。 身疑龙背坐,帆与浪花平。 缆系地无所 1 ,鼍鸣窗有声 2 。 金焦知客到 3 ,出郭远相迎。 【注释】 1.无所:即无处。 2.鼍(音tuo):也称“扬子

  • 终南别业——王维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邻叟,谈笑无还期。此诗见摩诘之天怀淡

  •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原文|鉴赏|解读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 是何言!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