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国语·叔向贺贫》鉴赏
古文观止·国语·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①,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②,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 “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③。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④,以正晋国,行刑不疚⑤,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⑥。略则行志,假货居贿⑦,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⑧,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⑨,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⑩。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之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 “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11),嘉吾子之赐。”
【注释】 ①叔向:名羊舌肸(xi),晋平公的太傅。韩宣子: 名起,宣子是他死后的封号,晋国大夫。②二三子: 所交往的一些人,这里指卿大夫。③栾武子: 名书,武子是他死后的封号,晋国大夫。一卒之田: 一百人为一卒,田百顷。宫: 房屋,住宅。宗器:宗庙的祭器。④越: 传播。戎狄: 北方的两个少数民族。⑤疚: 弊病。⑥桓子: 栾书的儿子,名黡,晋国大夫。无艺: 没有限度。⑦略则: 触犯法律。假货: 放债。假,借的意思。居贿: 囤积财富。⑧怀子: 栾桓子的儿子,名盈,晋国大夫。怀子的母亲和家臣私通,诬告他谋反,怀子逃到楚国。离: 同 “罹”,遭受。⑨郤昭子: 名至,晋国大夫。公室: 指晋国朝廷和国君。三军: 古代天子六军,诸侯三军,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⑩绛: 晋国都城,在今山西省曲沃县西南。(11)桓叔: 名成帅,是晋穆侯的小儿子,封于曲沃,韩宣子之祖。
【译文】 叔向见到韩宣子,宣子为贫穷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 “我空有卿的名分,却没有卿的实惠,没法和其他卿交游来往,我正为此而发愁,您反而祝贺我,是什么道理?”
叔向说: “从前,栾武子田不足百顷,他的家里连祭祀祖先的器具都不齐备,但他发扬他的美好品行,顺应法度,使他的名声传播到各诸侯国,诸侯们因此亲近他,戎狄归顺他,他以美好品行治理晋国,执法没有弊端,自己能够免于灾祸。到他的儿子桓子执政,骄泰奢侈,贪欲无度,违犯法纪,任意行事,施放债款,囤聚财富,本来应该遭难的,只是靠着他父亲武子的美德保护,才得以善终。到桓子的儿子执政,便改变了桓子的作为,而按照武子的德行行事,本来是应该避开灾祸的,可是他却因为桓子的罪过而遭难,逃亡到楚国去了。还有那郤昭子,他的财富相当于晋国朝廷的一半,他的封地有三军的一半,他依靠自己的富有和国君的宠幸,在国中骄奢淫逸,结果是自己暴尸于朝廷,他的宗族也在绛被灭绝。不然的话,那八个郤家的人,五个是大夫,三个是上卿,他们的恩宠可是大极了。但是一朝被灭族,没有比这更悲哀的了,其原因就在于没有美德。现在,您拥有栾武子的贫穷,我认为您也能够拥有他的美德,所以我向您表示祝贺。如果您不为没有树立起美德而发愁,却只是担心钱财不够,那我哀悼还来不及,哪还谈得上祝贺?”
宣子连忙跪拜道: “我韩起本来要灭亡了,幸亏您使我得以活命,您的恩德不是我韩起敢独自专有的,从我的祖先桓叔以下,都要感激您的恩赐。”
【鉴赏】 因贫穷受到恭贺,文章开头就显得离奇,因此受到恭贺的韩起自然会问原因了。接下来叔向举了与韩起同为晋国人的一正一反两个家族为例,栾武子贫而有德,自身得福,还能荫及后人; 相反,郤昭子富而无德,不仅身死非命,还一族尽灭。归结到韩起,他正好具备了栾氏的贫,同时还能发扬其德操,所以是可喜可贺的。一语点醒梦中人,韩起对叔向的提醒感激不尽。文章谨严而简洁,议论精当,切中要害。
-
作者: 吴志根 《蒙古源流》八卷,清初蒙古族人彻辰萨
-
原文: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
-
蔡九知府听罢,依准黄孔目之言,直待第六日早晨,先差人去十字路口,打扫了法场,饭后点起士兵和刀仗刽子,约有五百余人,都在大牢门前伺候。已牌时候,狱官禀了知府,亲自来做监斩官。黄孔目只得把犯由牌呈堂,当厅
-
《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①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② 长记误随车。 ③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④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⑤ 西园夜饮鸣笳。 ⑥ 有华灯碍月
-
庶子王生遗盖宽饶书 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
-
作者: 〔俄国〕屠格涅夫 【原文】: 我打猎归来,沿
-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的写作年代难以考定,从诗中流露出来的难以排遣的忧郁感伤来看,可能是诗人晚年的作品。 乐游原,西汉宣帝所立,也叫乐游苑。位于长安东南,地
-
【名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语出战国屈原《离骚》。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情操真正高洁。说明诗人在不被人理解、信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高尚情操。
-
夫子素多疾,别来未得书。北庭苦寒地,体内今何如。
-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何处它年寄此生”,来自于诗人凄楚的内心深处。他在经历